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为什么说《金瓶梅》是偷情宝典?
潘金莲
前文《〈金瓶梅〉:娶妻莫娶潘金莲》中讲到,娶妻莫娶潘金莲,这样的女人,除了西门庆,谁也满足不了她对男人的想象和欲望,有财、有貌,还要解风情。从古至今,又有几个男人有西门庆这样的实力?换做任何别的男人,娶了潘金莲这样的妻子,早晚都难免落得个“大郎,该吃药了”的凄惨结局!
武松去东京出差,临行前既警告了潘金莲要扎牢篱笆,又再三叮嘱哥哥武大,早出晚归,不要与人争执,遇到任何事情,等他回来处理。武松走后,武大果然听弟弟的话,每天早出晚归,安守本分。但生来淫荡的潘金莲却耐不住寂寞,每天只等武大出门之后,就站在自家门口搔首弄姿,专等意中人出现。
没过多久,果然就等来了潘金莲想要的意中人,那就是本县赫赫有名、臭名昭著的大官人西门庆。西门庆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黑白两道通吃,甚至连官府里的人都最怕他三分。和现代社会的一些成功人士一样,他有钱了就开始欺男霸女。先前的妻子已经去世,又娶了吴千户之女,以及勾栏里的李娇儿。
不久又娶了卓二姐,这还不能满足,他还经常嫖风戏月,调戏霸占良人妇女。也就是说他把女人娶到家里,稍微不如意,就让媒人把她卖了。这里有个数据,说他一个月要去媒人家里20余次,由此可见,这种事已经被做成了一个产业,专门为西门庆这种大官人服务。也就是说被他娶进门的女人,随时可能被他转手又卖掉。
所以就不难理解,西门庆被潘金莲的叉竿打到脑袋以后,见到了潘金莲的妖娆风情,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么漂亮性感的女人,我要怎么才能弄到手?想到这里,西门庆猛然醒悟到,潘金莲隔壁住着的不就是卖茶的王婆吗?花几两银子,请她来撮合此事还是很值得的。想到这里,他直奔王婆的茶坊。
王婆专干这种事已经很多年,她那天亲眼见到潘金莲和西门庆初识的场景,一打眼就把两个人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这会儿西门庆一进她的茶坊,她就知道西门庆心里想的是什么。西门庆开门见山,问隔壁的女人是谁家的娘子?西门庆和王婆都是千年老狐狸,王婆使劲吊西门庆的胃口,西门庆就顺势演戏。
两人互相试探过了之后,王婆才告诉他,这个女人是卖炊饼的武大的老婆。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西门庆心里已经有底了,马上对王婆抛出诱饵,说,你的儿子将来回来可以跟着我混!说完这话就出去了,但是还没到两个时辰,西门庆又回来了,由此可见,他内心那种想要把潘金莲据为己有的欲望有多迫切。
两人再次互相试探一番之后,西门庆才亮出正题,要王婆帮他撮合,怎么想办法帮他把潘金莲给弄到手。说完西门庆又走了,直到天色将晚,西门庆又晃来了,每次来王婆的茶坊,他的眼睛始终一个劲儿地往武大的门前瞟来瞟去。瞎扯了一阵又走了,但是这一晚,西门庆寝食不安,心思都在潘金莲的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王婆刚开茶坊的门,就看到西门庆又在门前晃荡。王婆见状,心里就在寻思,要从西门庆的手里赚点风流钱来使使。王婆只见西门庆一边走过来,一边眼睛不停地看武大的门前。王婆知道,西门庆千盼万盼的就是潘金莲。西门庆坐在她的茶房,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心思却全在武大的门前。
武大郎
西门庆坐了一会又出去了,不停地在武大家门前晃来晃去,晃了七八遍。过了一会儿,西门庆又到王婆的茶坊里来。他直接拿了一两银子给王婆,说是做他的茶钱。两人这才打开天窗说亮话,西门庆诉苦,那天见了潘金莲一面,就丢了三魂六魄,茶饭不思。西门庆问王婆,她是否有手段帮他的忙?
王婆就把自己的光辉履历在西门庆面前炫了一遍,36岁死了老公之后,什么都干过,练就了一身“六婆”——媒婆(包括买卖人口)、牙婆(皮条客),师婆(针灸看病)和药婆(跳大神),稳婆(接生)、虔婆(妓院妈妈)的本事。最后直接暗示西门庆,她还会偷,能为西门庆把潘金莲偷来给他。
西门庆要求王婆帮忙,并答应事成之后送十两银子给她。王婆说,“挨光”最难,所谓“挨光”,其实就是偷情。王婆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偷情大师,她表示,要想偷情成功,西门庆必须要先具备五大条件——也就是所谓的“潘驴邓小闲”:潘安的貌,驴般大的行货,邓通般有钱,懂得服软忍耐,还要有闲工夫。
西门庆一听就来劲了,他当即表态,这五个条件他都具备。他很兴奋,认为这件事情唾手可成。没想到,王婆一句话泼了一盆冷水下来。 王婆说,大官人就算你五个条件都具备,但只要她不同意,这件事情就成不了!如果把偷情成功的整个过程分为十个步骤,只要其中一个步骤她不同意,这事就没戏。
说到这里,王婆抛出条件,只要你大官人肯花钱,我就有妙计让大官人和潘金莲见面。话说到这个份上,西门庆赶紧表态,我都依你!王婆又卖一个关子,要西门庆过三个月或半年再来商量。西门庆慌了,赶紧央求王婆,只要你帮我的忙,我必有重报!见西门庆开始承诺,王婆才开始切入正题。
王婆对潘金莲的底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一般一一告诉西门庆。然后,抛出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对潘金莲实施十个步骤的试探过程。王婆面授机宜,第一步,她要西门庆给她买来上好的几种布料,由她上门去找潘金莲,要潘金莲挑个好日子,来为她做一套专门用来送终的衣服。如果潘金莲拒绝,这事就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