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法院院长 宋玉庆


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落实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化四解四到位”工作要求,推动多元解纷工作走深走实,构筑多元解纷肇源“枫”景。过去一年来,肇源法院诉前成功调解纠纷3115件;诉讼案件收案4953件,同比下降9.96%,典型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强化风险研判

注重纠纷预防化解

肇源法院始终遵循“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思路,持续优化多元解纷工作模式,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发挥平台作用。肇源法院践行大庆人民调解“4543”模式,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参与辖区综治中心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通过线上对接、视频指导等方式,2024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729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平台作用,注册调解员56人,采用派驻式购买服务方式聘用人民调解员6名,参与指导人民调解员培训11批次。建立多元解纷案例库,通过筛选类型化、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将24类案件纳入其中,把身边的“活教材”做成“教科书”。

抓实司法建议。针对诉讼中矛盾纠纷较多、风险较大的领域,肇源法院及时向妇联、社区管委会等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发司法建议,助力堵塞管理漏洞。

强化专业力量。肇源法院将心理咨询服务引入家事审判,鼓励干警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现已建立起一支具备心理咨询特长的专业队伍,其中包括2名心理咨询师、2名实习心理咨询师,旨在通过专业的咨询手段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情法同行”,为民解忧。

坚持多点发力

联调联动多元解纷

肇源法院紧紧依靠县委领导和县政府支持,积极联合多部门共同解纷。

打造调解品牌。肇源法院创建“和风”“和悦”“和驿”“和煦”系列调解品牌,聚焦县域内物业、供热服务等系列纠纷,与县城管局共同成立调解小组,向拖欠物业费、取暖费用户发出告知书,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2024年,肇源法院共调解物业、供热纠纷727起。

融入解纷体系。肇源法院深化“四所一庭一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庭和综治中心)机制,形成“法庭—乡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矛调中心—村委会(网格员、调解员等)”“1+4+N”多元解纷新格局。同时,不断挖掘辖区乡镇特点,设立2个“共享法庭”,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创新工作机制。肇源法院聚焦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工作中办理部门多、办理时间长、手续烦琐等堵点、痛点、难点,创新形成“3210”工作机制,并与金融机构、民政局等联合发力,创建“3210+N”服务模式,实现金融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等“一站式”化解。按照标准化要求,建立诉前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受到群众好评。积极应用婚恋家庭纠纷“红、橙、黄、绿”四色分层排查评估体系,对辖区3680余户家庭开展排查评估,并与乡镇社区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避免了因化解不到位导致“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的发生。

做实诉讼服务

用心用情定分止争

肇源法院秉持“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防止“一案结而多案生”。

加大调解力度。肇源法院干警在送达起诉状阶段即开展调解工作,综合运用“背对背”调解、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多种手段,寻求当事人利益平衡点,推动矛盾纠纷圆满化解。2024年,该院共调撤案件2715件,调撤率达63.27%。对于批量类案,法官采用“示范诉讼+多元调解”的方式进行审理,并从中选取典型案件作为示范性案例,邀请其他案件当事人参与旁听庭审。示范性案例判决生效后,联合辖区网格员、派驻调解员进行多元调解。2024年,通过该种调解方式,该院成功一次化解供用热力合同纠纷152起。

在线化解纠纷。肇源法院推广运用“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发挥“网格员+调解员+法官”联合调解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建立6个诉讼服务站,148家“龙法和”云法庭入驻基层治理单位,入驻比达100%。云法庭小程序二维码被张贴在各村屯社区及司法所,实现“一村一码”“一社区一码”。2024年,该院运用“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开展问题咨询、法官指导、视频调解共921次。

开展巡回审判。肇源法院选取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将庭审现场搬到案发现场、田间地头,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法庭”。

拓宽司法维度

全程注重权益保障

肇源法院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通过判后答疑、执前督促、普法宣传等方式,让当事人从内心服判息诉。

做实判后答疑。针对当事人的疑问,肇源法院法官从案件事实本身出发,将“情理”与“法理”有机融合,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地为当事人进行讲解,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在减少衍生案件发生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落实执前督促。肇源法院法官深入推进执行源头解纷,合理利用立案前督促履行程序,发出《执前督促告知书》22份,推动当事人履行金额88.5万元。结合肇源县地域东西狭长的实际特点,在新站镇成立执行工作站,有效节约了当事人的执行时间和成本,推动了执法办案提质增效、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强化普法宣传。肇源法院利用新媒体矩阵,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将法律知识融入公众日常,进一步提升法院影响力和感召力。紧贴社会热点,精选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旁听庭审15次,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25期,帮助人民群众理解法律条文的实质内容和适用条件,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下一步,肇源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效,加快推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大庆“三个城市”建设,肇源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6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4期

编辑/孙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