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枫桥经验” 强化矛盾调解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中,泰达街始终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将矛盾调纠纷解工作视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队伍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矛盾化解体系。

为贯彻落实新区人大工作相关要求,促进和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期,泰达街人大工委持续对泰达街全域贯彻实施《天津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泰达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付洪林、泰达街区级人大代表、泰达街相关工作人员参加。

积极创新 扎实推进

构建立体化矛盾化解体系

检查组组织泰达街道两集团一中心以及内设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对各单位矛调中心建设运行、相关制度机制建设、矛盾纠纷登记受理等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听取工作汇报,详细了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


泰达街道各部门始终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置于关键位置,积极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致力于为辖区居民营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树牢法治思维 强化法治意识

泰达街道在工委(扩大)会议上,持续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中央政法委、市委有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要求,并通过联席会议等认真落实《天津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法治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各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责任体系

·泰达街道和下属22个社区均成立了矛调中心。建立泰达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专班,文教集团、卫健集团、社区治理中心、执法大队也成立了各自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和领导责任。

·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起底、调处化解、跟踪推进的工作情况,明确各级矛调中心的属事、属地责任,确保每一项矛盾纠纷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主体。

·制定并完善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整体工作制度,包括《泰达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规程》、《泰达街矛调中心接待流程图》、《泰达街矛调中心来访人员须知》、《泰达街矛调中心工作人员守则》、《泰达街矛调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共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67名,法律顾问26名。

·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易发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

织密全科网格 坚持源头预防

·以网格体系为根基,网格、警格,融合执法、市场、消防和城市运维等行业力量,吸纳社会组织、楼门长、保安保洁、新形态从业者等社会力量,借助法官、律师、检察官等专业力量,打造“全科网格”升级版。

·聚焦婚恋家庭、物业业主委、涉校涉生、医疗卫生、体育培训等矛盾纠纷多发的重点领域,聚焦重点人群、“三失一偏”人员和具有极端个性、极端倾向以及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个人极端风险人员

·通过集中开展深入细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面梳理各类潜在矛盾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落实两个机制 力推消存量防变量

·将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与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包保、包案机制。包保机制充分发挥包保领导的统筹协调优势,以包保领导为统筹,以社区书记为轴心,以社区力量和警务力量为内核,以行业力量、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为外延。定期召开矛盾纠纷联席会议,各方力量共同商讨矛盾纠纷的解决之道。

·包案机制则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资源统筹优势和属地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优势,针对每一个矛盾纠纷案件,确保成立一案一专班,积极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针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升级或转化的风险因素,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对涉及民生、稳定等重点领域的问题,密切关注动态,及时干预,防止矛盾激化。

加强人民调解 推动律师参与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主导作用。调解员运用亲情、友情等情感因素,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注重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与新区法院、经开区司法局、属地各派出所、结对律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作,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组织建立对接机制,建立调解咨询专家库,一案一册建立调解记录。

·一旦遇到复杂矛盾纠纷,及时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参与矛盾调解。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发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知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助力矛盾纠纷的化解。

健全会商制度 做好研判总结

·各单位每日在工作群内以接龙方式汇报当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并填写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纠纷主体、事由、进展等。

·每周五填写周研判线上台账,对当周矛盾纠纷的来源、类型、风险等级进行全面统计与深入研判。

·每月末报送月总结,内容涵盖月度排查情况、调处化解成效、重点矛盾纠纷剖析、典型案例经验分享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深入社区展开检查

连日来,泰达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全域22个社区,走进矛调中心,实地检查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部门进驻以及登记受理、预防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情况,并召开执法检查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存在问题、征求意见建议。

















检查组强调,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照《天津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要强化矛盾排查,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作用,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要坚持调解优先,带着真情与群众推心置腹、换位思考,把事说透、把理讲清、把法摆明,力求实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研判预警、协调联动、派驻管理、督办问责等工作质效。

大力培育 凝聚多元

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

下一步,泰达街将继续推进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育专业队伍 筑牢调处根基

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调解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资深调解员进行授课,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和沟通能力。加大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力度,定期组织调解员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分享调解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调解水平。

凝聚多元力量 拓宽化解渠道

充分挖掘、推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引入专业调解类社会组织,针对特定领域矛盾纠纷开展专项调解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制定行业调解规范和标准;组织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排查、法治宣传等工作,扩大矛盾纠纷化解覆盖面。加强与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做好特定群体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推进建设运行 建立多元平台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整合信访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功能,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