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小明又发烧了,能不能帮忙照看一下?”电话那头,小李急切地问道。

“今天不行,省级比赛前的集训,一个都不能少。”刘阿姨斩钉截铁地回绝,挂断电话后,她看了眼墙上的奖状,嘴角微扬,“这次,我一定要拿第一。”

谁能想到,这个决定会彻底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01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小区中央的广场上,音乐声震耳欲聋。

刘阿姨站在舞队的最前方,身着鲜艳的红色舞衣,手持金色的扇子,舞姿优美,动作标准。

六十二岁的年纪,她的精神头却比许多年轻人还足。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她喊着节拍,目光如炬地盯着队伍中动作不协调的舞伴。

这是她退休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她担任舞队队长的第二年。



从一个舞蹈小白,到现在的广场舞“一姐”,刘阿姨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刘队长,今天的动作我还是不太协调,能不能再教我一遍?”一位新加入的阿姨怯生生地问道。

刘阿姨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半了。

“没问题,你留下,其他人可以回去了,下午三点不见不散!”她中气十足地宣布道。

舞伴们纷纷点头,对这位敬业的队长充满敬意。

在刘阿姨的字典里,只有广场舞,没有“将就”二字。

她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各种舞蹈教学视频。

她的客厅里,贴满了各种比赛的奖状和照片。

她的朋友圈里,除了舞蹈视频,再无其他内容。

“阿姨,您儿子又打电话来了。”舞伴小张递过手机,表情有些为难。

刘阿姨皱了皱眉,接过手机却没有回拨的意思。

“估计又是让我带孙子的事情,烦不烦啊。”她随手将手机塞进了包里。

小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整个小区,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刘阿姨。

不是因为她曾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小学教师。

而是因为她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广场舞队长。

还因为她是出了名的“不带孙子的奶奶”。

“刘老师,您儿媳妇前天在菜市场又说您坏话了。”热心的邻居王大妈边帮她拿扇子边小声说道。

刘阿姨冷笑一声,不以为然。

“她有那个时间说我坏话,还不如好好工作,挣钱请保姆。”她的语气里满是不屑。

王大妈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阳光渐渐西斜,刘阿姨依然站在广场中央,不知疲倦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

她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执着,也格外孤独。

02

小刚推开家门时,已经是晚上九点。

客厅里,小李正在给小明量体温,脸上写满了疲惫。

“妈又没接电话?”小刚放下公文包,轻声问道。

小李点点头,没有说话,眼圈却悄悄红了。

小明烧得迷迷糊糊,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

“我去找她吧。”小刚叹了口气,转身想出门。

“不用了,她现在肯定在跳舞。”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苦涩。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每次小明生病,小李都会下意识地先给婆婆打电话。

然而等待她的,永远是一次次的拒绝。

“我今天请假照顾小明,被主管警告了。”小李边给小明擦汗边说。

小刚坐在沙发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知道母亲的性格,从小到大,她都是那么固执。

年轻时,她固执地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中年时,她固执地要把他培养成才。

现在退休了,她又固执地要在广场舞上有所成就。

这种固执,曾经让他引以为傲。

如今却成了家庭的负担。

“下周我要出差一个月,公司安排的,推不掉。”小刚小心翼翼地说道。

小李的手顿了一下,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落了下来。



“我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吧。”她的声音几乎细不可闻。

小刚心疼地看着妻子,却也无能为力。

请保姆?

他们的工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这笔额外开支。

辞职在家?

那未来的房贷车贷怎么办?

找母亲帮忙?

她已经明确表示过,带孙子会耽误她跳广场舞。

小刚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依然是忙音。

“你妈妈这是什么态度?我们结婚六年,她什么时候真心帮过我们?”小李终于忍不住发了火。

小明被妈妈突然提高的声音吓得哭了起来。

“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知道这不怪你。”小李赶紧放低声音,安抚着孩子和丈夫。

小刚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道母亲的问题?

只是在中国的家庭里,子女又有什么立场去指责父母呢?

何况母亲曾经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

“我已经申请在家办公了,但最多只能批准三天。”小李叹了口气说。

小刚感激地握住妻子的手,心里却更加愧疚。

窗外,广场上的音乐声依然热闹。

他知道,母亲正沉浸在她的舞蹈世界里,不可自拔。

03

周末的早晨,刘阿姨破天荒地来到了儿子家。

不是因为想念孙子,而是为了取放在这里的舞蹈服装。

“妈,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想和你谈谈。”小刚见到母亲,赶紧放下手中的活。

刘阿姨看了看表,有些不耐烦:“快点说,我十点还有排练。”

小李抱着小明从卧室出来,看到婆婆也愣了一下。

“奶奶!”小明挣脱妈妈的怀抱,踉踉跄跄地朝刘阿姨跑去。

刘阿姨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避开了孙子伸过来的小手。

“别闹,奶奶赶时间。”她的语气不冷不热。

小明疑惑地站在原地,不明白为什么奶奶不像别的小朋友的奶奶一样抱抱他。

小李见状,脸色变了变,默默地把孩子抱了回来。

“妈,下周我要出差一个月,公司临时安排的任务。”小刚斟酌着用词。

刘阿姨点点头:“嗯,出息了,公司越来越重视你了。”

“问题是小明没人照顾,小李一个人忙不过来。”小刚试探性地说道。

刘阿姨的表情立刻变得警惕起来:“你什么意思?”

“就是想请您帮忙带几天孙子,等小李安排好工作。”小刚小心翼翼地提出请求。

“不行。”刘阿姨断然拒绝,“下周是省级比赛的选拔赛,我一天都不能耽误。”

小刚早有预料,却依然感到一阵失望。



“妈,就几天,您总不能看着小李辞职吧?”他的语气中带了一丝不满。

刘阿姨皱起眉头:“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要父母帮忙带孩子,自己生的孩子自己不会带吗?”

这话一出,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小李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苍白。

“妈,您这话说得有点过了。”小刚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刘阿姨却毫不示弱:“我哪句说错了?我把你拉扯大,没让我父母帮忙带过一天。”

“那时候是农村,您在家务农,情况不一样。”小刚据理力争。

刘阿姨冷笑一声:“什么不一样?不过是不愿意牺牲自己罢了。”

“妈,我们不是不愿意牺牲,我们是真的两边为难。”小李终于忍不住开口。

刘阿姨上下打量着儿媳妇:“那你觉得我就应该牺牲?我辛辛苦苦一辈子,退休了还不能有点自己的爱好?”

小李被问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妈,没人说您不能有爱好,但家人之间互相帮助不是很正常吗?”小刚试图缓和气氛。

刘阿姨从沙发上站起来,拿起自己的舞蹈服。

“我的广场舞不只是爱好,那是我的事业,我的追求!你们年轻人不懂!”她激动地说道。

小刚无奈地摇摇头:“妈,跳舞很好,但也要有个度啊。”

“什么度不度的,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拿捏。”刘阿姨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看了看表,已经九点四十五了。

“我走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说完,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儿子家。

留下小刚和小李面面相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小明趴在窗前,看着奶奶远去的背影,脸上满是困惑。

04

“听说了吗?刘老师拒绝帮儿子儿媳带孙子,就为了跳广场舞。”

“可不是嘛,她儿媳妇都快被逼疯了,孩子生病了她都不管。”

“这老太太也太自私了吧,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小区的茶余饭后,刘阿姨成了热门话题。

刘阿姨对此却毫不在意,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地带领舞队训练。

“刘队长,您别在意那些闲言碎语。”小张安慰道。

刘阿姨冷笑一声:“我有什么好在意的?我活了六十多年,还在乎别人怎么看?”

然而她心里明白,这些话多少还是有些刺耳的。

“现在的老年人,就该有自己的生活。”一位舞伴义愤填膺地说道。

“就是,凭什么我们退休了还得当免费保姆?”另一位舞伴附和。



刘阿姨听着这些支持自己的声音,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大家安静,继续排练!”她拍拍手,重新集中精神。

音乐再次响起,广场上的舞者们随着节拍摆动身姿。

刘阿姨沉浸在舞蹈中,暂时忘记了那些不愉快。

直到排练结束,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广场边缘。

“刘老师,能耽误您一分钟吗?”是小区的老支书王大爷

刘阿姨有些意外,但还是走了过去。

“王大爷,有事吗?”她擦着额头的汗水问道。

王大爷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老刘啊,我是过来提醒你一句,做人别太过分了。”

刘阿姨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什么意思?”

“你拒绝帮忙带孙子的事,在小区传得沸沸扬扬,影响不好啊。”王大爷一针见血地指出。

刘阿姨冷哼一声:“我自己的家事,别人有什么资格评论?”

“可你毕竟是老师出身,一辈子都是孩子们的榜样啊。”王大爷苦口婆心地劝道。

刘阿姨感到一阵恼火:“我退休了,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了吗?”

“生活当然可以有,但是家庭责任不能丢啊。”王大爷语重心长。

“什么家庭责任?我把儿子拉扯大,尽到责任了!带孙子是额外的事情,不是我的义务!”刘阿姨激动地说道。

几位路过的居民停下脚步,好奇地望着这边。

“老刘啊,你这想法不对。中国自古就是'家家有老人,个个是宝贝',隔代亲是天性啊。”王大爷继续劝说。

刘阿姨却不买账:“那是旧思想!现在是新时代了,老年人也有追求自我的权利!”

“追求自我没错,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家人啊,听说你孙子生病了你都不管?”王大爷皱眉道。

刘阿姨被戳到痛处,语气更加激烈:“他们是年轻人,有的是精力,为什么非要我来帮忙?”

“因为你是家人啊,家人之间不就是该互相帮助吗?”王大爷反问道。

刘阿姨沉默了一下,随即反击:“那为什么总是老人帮年轻人,年轻人就不能体谅老人的追求吗?”

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都什么年代了,还让老人家伺候小辈,不合理!”有人支持刘阿姨。

“再怎么说,自己的孙子生病了,奶奶不闻不问,也说不过去啊。”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争论越来越激烈,刘阿姨感到头疼不已。

“我没时间在这里闲聊,舞队还等着我呢。”她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

王大爷摇摇头,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更可怜不懂珍惜亲情的人啊。”

刘阿姨装作没听见,加快脚步离开了广场。

她的心里却翻江倒海,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05

省级广场舞比赛的选拔日益临近。

刘阿姨的训练强度也随之加大,每天至少六个小时。

她的舞队在小区已经小有名气,不少人专程来观摩学习。



“刘队长,您跳得真好,简直是我们的骄傲!”小区居民经过时,不吝赞美。

刘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的成就感前所未有。

这一天,她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舞蹈视频。

配文是:“老有所乐,活出自我,人生没有白活!”

点赞和评论如潮水般涌来,刘阿姨心情大好。

“刘阿姨太棒了,是我们老年人的榜样!”

“看到您的舞姿,我也想学广场舞了!”

“不愧是专业老师出身,底子就是不一样!”

这些赞美如同甘甜的蜜糖,让刘阿姨陶醉不已。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更新动态,分享自己的舞蹈心得。

粉丝数量不断增加,从几十到几百,再到上千。

“妈,您能不能接个电话?”儿子的微信又一次被她忽略。

“忙着呢,有事儿明天说。”她简单回复后,继续研究新的舞蹈动作。

小区的舞蹈室里,刘阿姨独自一人对着镜子练习。

即使是队友们都已经回家休息,她依然坚持加练。

“这个转身还不够流畅,再来一次。”她自言自语道。

汗水浸透了衣衫,她却毫不在意。

在她眼里,除了即将到来的比赛,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家里的电话再次响起,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儿媳妇。

“又来烦我。”她直接挂断,继续练习舞步。

五分钟后,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

“妈,小明病情加重,医生建议住院观察,我实在抽不开身,能不能请您帮忙?”

刘阿姨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复道:“我明天有重要排练,实在走不开,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发完这条信息,她感到一丝不适,但很快被舞蹈的热情冲淡了。

“孩子发烧很常见,不会有大问题的。”她这样安慰自己。

舞蹈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小张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刘队长,好消息!组委会特别邀请我们参加开幕式表演!”小张兴奋地说道。

刘阿姨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吗?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

“是啊,但时间有点紧,后天就要彩排了。”小张补充道。

刘阿姨立刻做出决定:“那我们从明天开始,加训到深夜!”

她完全忘记了孙子的病情,满脑子都是开幕式的表演。

“我要设计一套全新的队形,保证惊艳全场!”她兴奋地说道。

小张犹豫了一下:“刘队长,您儿子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找您有急事...”

刘阿姨不耐烦地摆摆手:“什么急事能比这个重要?告诉他我很忙!”

小张不再多说,帮忙收拾了一下舞蹈室就离开了。

刘阿姨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描绘着出彩的场景。

她已经能想象到,自己领舞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的景象。

“这将是我退休后最辉煌的时刻!”她自豪地想着。

夜深了,刘阿姨终于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外面下起了小雨,地面有些湿滑。



她走得很急,心里还在思考着队形变化。

就在拐角处,她没注意脚下的水坑。

“啊!”一声惨叫,刘阿姨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剧痛从右腿传来,她试图站起来,却发现根本无法动弹。

“救命!有人吗?”她颤抖着喊道,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无助。

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和头发,寒意渐渐侵袭全身。

手机就在包里,但此时的她连伸手去拿都变得异常困难。

“怎么办?”刘阿姨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助。

06

医院的急诊室灯光惨白。

刘阿姨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

“右腿胫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医生看着X光片严肃地说道。

小刚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多久能恢复?”

“手术后至少三个月不能下地,然后还需要半年的康复训练。”医生实话实说。

刘阿姨如遭雷击,眼泪瞬间涌出:“那我的比赛怎么办?”

医生摇摇头:“很遗憾,您近期内不可能参加任何舞蹈活动了。”

这个打击对刘阿姨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不可能!我不信!一定有其他办法!”她激动地说道,试图坐起来。

剧痛让她立刻倒回床上,冷汗直冒。

小刚按住母亲的肩膀:“妈,您先安心养伤,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刘阿姨哭得像个孩子:“你不明白,这个比赛对我有多重要!”

“我明白,但现在您的健康更重要。”小刚耐心地劝说道。

手术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刘阿姨整夜未眠。

她给舞队的群发了消息,希望队员们能来医院看她。

“姐妹们,我出了点意外,暂时不能带队了,你们一定要好好表现啊!”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一片沉默,只有几个简单的“节哀”和“保重”。

刘阿姨失望地放下手机,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她本以为自己在舞队中是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现在才发现,没有人是真正不可替代的。

“妈,小李没法过来,她要照顾小明。”小刚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刘阿姨冷笑一声:“用不着她来,我还不稀罕呢。”

小刚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他知道母亲是在强撑,心里其实很在意。



第二天手术很顺利,但刘阿姨的情绪却跌入了谷底。

“医生说您需要有人照顾,我已经请了一周的假。”小刚对母亲说道。

刘阿姨点点头,心不在焉地看着窗外。

“小明怎么样了?”她突然问道,声音很轻。

小刚愣了一下,没想到母亲会关心孙子。

“已经退烧了,不过医生建议再观察两天。”他如实回答。

刘阿姨沉默不语,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小李在医院照顾他,累得不轻。”小刚继续说道。

“那你去陪他们吧,我一个人没问题。”刘阿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小刚摇摇头:“不用,我们两边跑就行了。”

刘阿姨心里涌起一阵愧疚,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刘阿姨,您有电话!”护士拿着座机走过来。

是舞队的小张打来的。

“刘队长,副队长让我通知您,决定由她暂代队长一职,带队参加比赛。”小张的声音有些尴尬。

刘阿姨强装镇定:“这是正常安排,祝她们好运。”

挂断电话后,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痛哭出声。

小刚从未见过母亲如此脆弱的一面,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都过去了,妈,好好养伤要紧。”他只能这样安慰道。

刘阿姨擦干眼泪,苦笑道:“我付出那么多,到头来什么都没有。”

小刚想说些什么,手机却在此时响了起来。

“小李?怎么了?”他接起电话,脸色很快变得凝重。

“医院?什么情况?我马上过去!”他匆匆挂断电话。

刘阿姨警觉地问:“小明怎么了?”

“医院说他可能要做个小手术,小李吓坏了。”小刚急切地说道。

刘阿姨咬了咬嘴唇:“去吧,别管我了。”

小刚犹豫了一下:“可您这里...”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能照顾好自己。”刘阿姨坚定地说。

小刚感激地点点头,匆忙离开病房。

刘阿姨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第一次有了深深的孤独感。

她拿起手机,想给儿媳妇发个信息问问情况。

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

她知道,自己没有立场去关心,也没有资格去询问。

护士进来换药,看她一个人,有些惊讶:“您家属呢?”

“他们有事,我一个人挺好的。”刘阿姨强颜欢笑道。

护士点点头,不再多问,轻手轻脚地为她换好药离开了。

夜深了,病房里安静得可怕。

刘阿姨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她的手机屏幕始终没有亮起,没有任何人来询问她的情况。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自作自受”。

07

第三天早晨,小刚顶着黑眼圈回到了母亲的病房。

“小明没事了,虚惊一场。”他疲惫地说道。

刘阿姨暗自松了一口气,却故作镇定地点点头。



“你应该多陪陪他们母子,不用管我。”她轻声说。

小刚摇摇头:“我已经安排好了,上午陪您,下午去看小明。”

刘阿姨突然问道:“小李...她还好吗?”

小刚愣了一下,随后苦笑道:“她已经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了。”

刘阿姨低下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妈,您要不要去看看小明?我可以安排轮椅。”小刚试探性地问道。

刘阿姨的眼睛亮了一下,又很快暗了下去。

“算了吧,小李肯定不想见到我。”她自嘲地笑了笑。

小刚犹豫了一下:“其实...我有件事一直没告诉您。”

刘阿姨疑惑地抬起头:“什么事?”

“医院说要有家属全天候陪护,我去照顾小明,本想请您的舞友来帮忙。”小刚停顿了一下。

“然后呢?”刘阿姨追问道。

“我给好几位阿姨打了电话,她们都说有事走不开。”小刚轻声说道。

刘阿姨的脸色瞬间苍白,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被单。

“舞队今天有紧急排练,为比赛做准备。”她干巴巴地解释道。

小刚点点头,没有评论。

“那你请谁来照顾我?”刘阿姨声音有些发抖。

“我请了一位钟点工阿姨,但她要到下午才能来。”小刚回答道。

刘阿姨勉强笑了笑:“没关系,我一个人也挺好。”

小刚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医院的号码。

“怎么了?好的,我马上过去。”他挂断电话,一脸歉意。

“小明需要做个检查,我得马上过去一趟。”他解释道。

刘阿姨挥挥手:“去吧,别担心我。”

小刚离开后,病房里再次陷入寂静。

刘阿姨拿起手机,想给舞队的姐妹们发消息。

翻开对话框,她却发现群里热闹非凡。

“今天的编排太棒了,副队长太有才了!”

“比赛一定能拿冠军,我们要加油啊!”

“晚上八点继续排练,大家别迟到哦!”

没有一个人提到她,仿佛她从未存在过。

刘阿姨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她默默地退出了群聊,眼泪无声地滑落。

这时,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走了进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