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下午五点十分的放学铃声刚刚响过,
学生们涌出三中校门。
很多人奔向校门口的小吃摊。
在这些摊位中,
刘大爷的凉面摊最受欢迎。
短短几分钟,
队伍已经排到了二十多人。
一位穿着普通的中年男子默默地站在队伍最后。
他是教育部特派专员赵鸿远,
此次来临江市可是带着任务的。
01
赵鸿远付了钱,
接过面碗,
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
他拿起筷子,
准备尝第一口,
却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
一辆黑色路虎揽胜猛地停在摊位前,
车门打开,
走下来一位浓妆艳抹的妇女和一个肥胖的男孩。
妇女约莫四十出头,
穿着一身名牌,
手腕上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
耳朵上是夸张的钻石耳环;
男孩大约十三四岁,
肥胖的身体被塞进一件印着外国品牌logo的T恤里,
脸上挂着不耐烦的表情。
“老头!给我儿子来份凉面,
快点!”
妇女拉着男孩,
不由分说地插到队伍最前面,
嗓门特别大。
她完全无视了正在排队的十几个学生。
刘大爷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为难地说:“大姐,
请您排队,
这么多学生都在等着呢。
我手脚麻利,
很快就能轮到您。”
“排什么队?你知道我儿子是谁吗?”
妇女的声音更大了,
她指着身边的胖男孩,
高声宣布,
“他爸是教育局局长孙建国!
你这破摊子能在校门口摆,
还不是靠我老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想做生意了是吧?”
刘大爷的脸色变了变,
但仍然坚持道:“规矩就是规矩,
不管是谁都得排队。”
妇女听了这话,
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好像从来没人敢这样对她说话。
队伍中的学生们都低下了头,
没人敢出声,
但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看出愤怒和无奈。
赵鸿远默默地放下筷子,
注视着这一幕。
就在气氛变得尴尬时,
队伍中走出一位年轻女子。
她是三中的老师李梅。
“这位家长,
请您遵守秩序,
孩子们都在排队等着呢。”
李梅的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你算什么东西?”
孙局长的妻子冷笑着转向李梅,
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一个小小的老师,
也敢在这里指手画脚?
知道我老公是谁吗?”
李梅没有被她的气势吓倒:“无论您老公是谁,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插队这种小事看似无关紧要,
但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们可以用权力破坏规则。”
“你这是在教育我?”
孙局长的妻子气得脸都红了,
“我家孙浩是重点班的学生,
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
用得着你来教育?”
此时,
那个胖男孩孙浩不耐烦地拽了拽他妈妈的衣角:“妈,
我饿了,
快点吧。”
“好好好,
妈马上给你做面。”
妻子的语气立刻软了下来,
转而又凶狠地看向李梅,
“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现在就给我老公打电话,
看你明天还能不能在第三中学教书!”
说完,
她真的掏出了手机,
拨通了一个号码。
周围的学生们面面相觑。
02
“喂,
老孙,
你快来学校门口一趟!
有个不长眼的老师,
竟敢指责你儿子插队!
嗯,
就在三中门口那个卖凉面的……
对,
刘老头那个破摊子……
你快来!”
挂了电话,
孙局长的妻子得意地瞪着李梅:“等着吧,
看我老公怎么收拾你!”
李梅站在原地,
她依然没有退缩。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老师,
她深知得罪教育局长意味着什么,
但她不想在学生面前低头。
“李老师,
没事,
您先走吧。”
刘大爷看不下去了,
低声对李梅说,
“我这就给她儿子做面。”
“不行,
刘大爷,
规矩就是规矩。”
李梅轻声回答。
大约五分钟后,
一辆挂着政府牌照的黑色轿车停在了小摊前。
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匆匆下车,
正是教育局局长孙建国。
“老孙,
你可算来了!”
他妻子立刻迎上去,
叫嚷道,
“这个老师,
仗着自己是老师就在这里教训人,
说咱们儿子不懂规矩,
你说过分不过分?”
孙建国皱了皱眉,
转向李梅,
语气阴沉:“李老师是吧?
我记得你,
三中新来的语文老师。
明天到局里来一趟,
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公共场合指责局长家属!”
李梅咬着嘴唇,
但仍然站得笔直:“孙局长,
我只是提醒大家要遵守规则。
如果有得罪的地方,
我道歉,
但我不认为我做错了。”
“呵,
还挺硬气。”
孙建国冷笑一声,
“那就看看明天你到了我办公室还能不能这么硬气!
刘老头,
还不快给我儿子做面?”
03
刘大爷叹了口气,
准备动手,
但汗珠已经从他皱纹纵横的额头滑落。
他知道自己的摊位能在学校门口摆这么多年,
确实有孙局长的关照。
如今看来,
这份“关照”是要付出代价的。
周围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学生们窃窃私语,
有人用手机偷偷拍下了这一幕,
但大多数人只是沉默地看着。
这种仗势欺人的场景,
在这个小城市里并不少见。
站在不远处的赵鸿远,
一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这正是他此行要调查的问题之一:权力在小城市教育系统中的滥用。
他缓缓放下筷子,
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接下来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