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不同意!这太荒唐了!"
赵阿姨的妹妹声音尖锐,脸涨得通红。
"让一个陌生人冒充我侄子回村里奔丧?你疯了吗?"
她气得浑身发抖,茶几上的杯子被她一拍,水溅了出来。
赵阿姨坐在沙发上,双手紧握,神情坚决。
"没办法了!小海十年不回家,又在国外联系不上。"
"爸爸的丧事不能再拖了!按咱们老家规矩,孙子不到场,老人入土为安都会受影响。"
我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三天前我还只是个普通邻居,现在却被要求去冒充一个素未谋面的"儿子"。
这种事,听都没听说过。
"这位小刘,长得和我儿子确实像。"
赵阿姨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恳求。
"村里人也都不认识小海,没人会怀疑的。"
赵阿姨妹妹冷笑一声:"这要是被人发现,咱们全家的脸往哪搁?"
"不会被发现的!就几天时间。"赵阿姨急切地说。
我咽了口唾沫,不知如何是好。
我叫刘明,今年28岁,在城里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半年前搬进这栋老小区,成了赵阿姨的邻居。
赵阿姨六十出头,退休教师,平时待人和善。
她独自在城里生活,丈夫早逝,儿子赵海在国外工作。
我们因为我帮她修水管熟悉起来。
一次她家水管爆裂,我帮忙修好,从此成了忘年交。
她经常给我送些家常菜,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小刘啊,你一个人在外,得多吃点。"
每次见到我,她都这样说,眼中满是慈爱。
我父母在老家,也是这样的年纪,所以对赵阿姨,我也像对长辈一样尊敬。
上周,赵阿姨突然接到老家电话,说她父亲去世了。
她一个人在家哭了一整晚,我听到动静,过去安慰她。
"我爸九十多了,这一走,连小海的面都没见到。"
她边哭边说,眼睛红肿。
按照老家风俗,孝子要回去主持丧事。
但她儿子赵海在国外出差,联系不上。
"小海从上大学就很少回家,工作后更是一年到头见不着人。"
"这次爸爸走了,他要是不回来,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老家村子对丧事极为重视,没有儿子在场,真的会被村里人议论一辈子。
赵阿姨被逼无奈,想到了与她儿子长相相似的我。
刚开始,我断然拒绝。
这种事,听起来就不靠谱。
"阿姨,这不合适,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但看着赵阿姨哭红的眼睛,想到她平日对我的照顾,我的心软了下来。
"就几天,丧事办完你就能回来了。"
她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你跟小海长得真的很像。"
照片上的年轻男子确实与我有几分相似。
高鼻梁,单眼皮,连嘴角上扬的弧度都差不多。
最终,我答应了赵阿姨的请求。
但她妹妹的反对,又让我开始动摇。
"小刘,我知道这事难为你了。"
赵阿姨送走妹妹后,歉疚地对我说。
"但我真的没办法,爸爸的后事不能再拖了。"
她拿出一个红包:"这是一点心意,算是补偿你请假的损失。"
我连忙推辞:"阿姨,钱的事就别提了。"
"我帮您,就当是报答您平时的照顾。"
赵阿姨红了眼眶:"好孩子,阿姨记在心里了。"
第二天,我请了一周假,跟赵阿姨踏上了回乡的路。
一路上,赵阿姨不停地给我讲赵海的事。
他的童年,他的学校,他的性格爱好。
她甚至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村里人的关系和称呼。
"村里人问起来,你就说工作忙,所以很少回家。"
"问到具体工作,就说在外企做管理,细节不方便多说。"
她像个导演,一遍遍地叮嘱我,生怕露出破绽。
我认真记着,心里却七上八下。
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离城里有三小时车程。
车窗外,农田和山峦不断后退,我的心跳却越来越快。
"阿姨,到时候会不会有赵海的朋友认出来我是冒牌货?"
赵阿姨摇摇头:"小海从小学习好,初中就去了县城,高中去了省城,村里人都不熟悉他长大后的样子。"
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些。
但一想到要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扮演一个陌生人的角色,我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赵家村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
一下车,就有几个老人迎了上来。
"老赵家的闺女回来了!"
"听说老爷子走了,节哀啊!"
赵阿姨强忍着悲伤,向乡亲们点头致谢。
几位老人的目光很快落在我身上,充满了好奇。
"这就是你儿子吧?可长时间不见了!"
赵阿姨连忙介绍:"是啊,这是小海,在国外工作,好不容易请到假回来。"
我紧张地叫了声"爷爷好,奶奶好",生怕露出破绽。
老人们打量着我,目光中带着评估。
"长高了不少,模样也变了,难怪认不出来。"
一位老婶子说,眼神中透着一丝怀疑。
我心里一紧,低下头假装悲伤,避开她的目光。
"走吧,先去灵堂看看老爷子。"赵阿姨拉着我,向村中走去。
灵堂设在赵家祖宅的大堂上。
门口挂着白色的挽联,院子里摆满了花圈。
几位老人围坐在院子里,神情哀伤。
看到我们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站起身。
"你爷爷盼了你十年,终于把你盼回来了。"
她哽咽着说,眼中满是泪水。
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能低头不语。
赵阿姨在一旁小声提醒:"这是你奶奶。"
我赶紧上前,喊了一声"奶奶",心中愧疚不已。
老人摸着我的头,眼泪簌簌落下。
"长这么高了,都认不出来了。"
我深吸一口气,走进灵堂,向灵位鞠躬。
照片上,一位慈祥的老人微笑着,似乎在看着我的"表演"。
我心中一阵酸楚,为这场骗局感到惭愧。
但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刚到村里那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村里人纷纷前来吊唁,我按赵阿姨教的礼节一一应对。
每一个来人,我都要上前迎接,说一句"谢谢您来送爷爷"。
虽然大多数人对"赵海"只有模糊的印象,但总有人会问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小海,你在国外混得怎么样?听说当了经理?"
"你爷爷生前老念叨你,说你从小聪明,现在一定出息了。"
面对这些问题,我只能含糊其辞,尽量避开细节。
"工作还行,就是太忙,没时间回来看看。"
说这话时,我心里满是愧疚。
如果真的是赵海,十年不回家看望老人,是多么不孝啊。
村里的议论声也渐渐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赵家那小子终于回来了,这么多年连个影都不见。"
"听说在国外当大老板,可架子也太大了吧!"
"现在知道回来了,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怎么不回来看看?"
这些闲言碎语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虽然我并不是真正的赵海,但被当成不孝孙责备,还是很难受。
赵阿姨听到这些话,眼中满是痛苦。
她悄悄对我说:"别往心里去,他们不知道情况。"
"小海工作确实忙,他也想回来看爸爸,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我只能点点头,不知如何安慰她。
夜深人静,躺在陌生的床上,我辗转难眠。
想着白天的种种,心里满是忐忑。
这场戏,到底能不能顺利演完?
第二天一早,一个意外的人物出现了。
我正在灵堂前招待来客,忽然看到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衣裙,面容清秀,但眼睛哭得有些红肿。
看到赵阿姨,她立刻快步上前,跪下磕了头。
"妈,对不起,我来晚了。"她轻声说,声音中带着哽咽。
赵阿姨明显愣住了,一脸疑惑:"你是......"
年轻女人站起身,有些不安地看了我一眼。
"我是小雯,海哥的未婚妻。"她轻声介绍自己,眼神中带着哀伤。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全懵了。
赵阿姨显然也吃了一惊:"小雯?小海从没提起过你啊!"
小雯微微低头,表情有些委屈。
"我们一年前在城里认识的,他说想等稳定了再告诉家里。"
赵阿姨的脸色变了又变,显然不知如何是好。
一旁的村民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
"哟,这是小海的对象吗?长得真俊!"
"看着就是有福气的样子,老赵家有后了!"
面对众人的议论,赵阿姨只能勉强挤出笑容。
而我,则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赵阿姨没告诉我赵海还有个未婚妻!
这下可怎么办?
正当我不知如何应对时,小雯自然地走到我面前。
"海哥,我听说老爷子去世,就立刻赶来了。"
她轻声说着,竟然自然地挽住了我的手臂。
众人见状,纷纷露出了然的笑容。
我尴尬地点点头,不敢揭穿她,也不敢看赵阿姨的眼色。
"谢谢你能来。"我干巴巴地说。
小雯的眼神却有一丝我看不懂的复杂。
既有哀伤,又有一种奇怪的审视。
好像她在确认什么。
小雯的出现,给原本就复杂的局面雪上加霜。
赵阿姨找机会把我拉到一边,急切地问:
"小海真有个未婚妻?他从没跟我提过啊!"
我无奈地摊手:"阿姨,我也不知道啊。"
"这个小雯是谁,为什么会自称是赵海的未婚妻?"
赵阿姨皱眉思索:"会不会是听说老爷子去世,来碰运气的?"
"这年头骗子多,说不定是看上咱家条件了。"
我想了想,觉得不太对劲。
"如果是骗子,她怎么会知道您儿子的名字?"
"而且她看起来也不像是来骗钱的样子。"
赵阿姨叹了口气:"先别声张,看看她到底想干什么。"
回到灵堂,我惊讶地发现小雯已经融入了场合。
她跪在灵位前,虔诚地上着香,动作熟练得像是真的家人。
更让我意外的是,她竟然认识村里的许多人。
"王奶奶,您的腿好些了吗?"
"李叔,上次您送的蜂蜜真甜,谢谢您。"
村民们也都亲切地和她打招呼,丝毫看不出陌生感。
赵阿姨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她怎么会认识这么多村里人?小海十年没回来了啊。"
我也感到越来越不对劲。
这个突然出现的"未婚妻",身份成谜,却对村里情况如此熟悉。
我小心地观察着小雯的一举一动,想找出破绽。
但她的表现无可挑剔,处理丧事、招待客人,她都做得妥妥当当。
村里人都夸她贤惠,说赵海有福气。
"小海娶了个好媳妇啊,懂事又能干。"
"是啊,这姑娘真不错,老赵家有福了。"
听着这些赞美,我心里却越来越忐忑。
到底该不该揭穿她?
接下来的几天,小雯一直忙前忙后,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不仅帮着招待来客,还料理家务,照顾赵阿姨。
每天早起晚睡,任劳任怨,一点怨言都没有。
即使是真正的儿媳妇,也未必有这样的表现。
更让我意外的是,她对老家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
什么时候该烧纸,什么时候该摆供品,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我奶奶是农村的,小时候见过不少这种场合。"
她这样解释自己的熟练,听起来合情合理。
渐渐地,连赵阿姨都对她改变了看法。
"这姑娘真不错,懂事又能干。"
"小海要是真和她订婚了,倒是挺般配的。"
我却越来越纠结。
在村里人眼中,我是赵海,小雯是我的未婚妻。
可事实上,我们素不相识,一切都是假的。
丧事结束后,这场闹剧又该如何收场?
更让我不安的是,这几天相处下来,我对小雯产生了好感。
她聪明、体贴、善解人意,做事麻利又周到。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常常会看得出神。
但理智告诉我,这种感情是不应该有的。
我不是赵海,这场戏终究要落幕。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我辗转难眠。
小雯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假装是赵海的未婚妻?
而我,又该如何面对这复杂的局面?
丧事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晚上,赵阿姨把我叫到一边。
"明天就结束了,后天我们就能回城里了。"
她感激地拍拍我的肩膀,"谢谢你这几天的帮助。"
我点点头,心里却对小雯的身份充满疑惑。
"阿姨,小雯...她真的是赵海的未婚妻吗?"
赵阿姨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
"我也不确定。小海这么多年音信全无,我哪知道他在外面有没有对象?"
"但小雯懂得所有风俗,帮了大忙。再说,现在揭穿她,不是让我更难堪吗?"
我理解赵阿姨的难处,但心里仍有疑虑。
"那...丧事结束后怎么办?她要跟我们一起回城吗?"
赵阿姨摇摇头:"我会找机会和她谈谈。"
"如果她真是小海的对象,我自然欢迎。如果不是...也只能请她离开了。"
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这几天,小雯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
她的笑容,她的体贴,她做事时的认真模样。
我竟然有些不舍得与她分别。
但我又清楚地知道,一切都建立在谎言之上。
当灵堂前的蜡烛熄灭,当村民们散去,这场戏也该落幕了。
夜深人静,我辗转难眠,窗外的月光如水般洒在地上。
小雯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假装是赵海的未婚妻?
更让我不安的是,这几天相处下来,我对这个聪明贤惠的姑娘,竟然产生了一丝好感。
这种感情,应该压在心底吗?
丧事最后一天,各项仪式都已完成。
亲友们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近亲还在帮忙收拾。
我找了个借口,独自来到院子后面抽烟。
夕阳西下,村庄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
我深吸一口烟,想到明天就要结束这场戏,心情复杂。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是小雯,她悄悄走到我身边,也望着远处的夕阳。
"漂亮的日落,是不是?"她轻声说。
我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小雯突然开口:
"你不是赵海,对吧?"
她的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
我吓了一跳,烟头差点烫到手指。
"你...你怎么知道?"我慌乱地问,心跳加速。
小雯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赵海怎么可能回来?他早就..."
她话没说完,突然停住,咬了咬嘴唇。
"我知道你是冒充的,因为真正的赵海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那你呢?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假装是他未婚妻?"
小雯的眼神变得复杂,既有委屈,又有一丝决绝。
"因为我是他的妻子,不是未婚妻。"
她的声音很轻,却如同炸雷一般在我耳边响起。
"我们三年前就领了证。"
"什么?"我震惊地后退一步,"那赵阿姨为什么不知道?"
小雯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因为赵海从来没告诉过她,就像他从来没告诉她很多事情一样。"
她轻轻靠近一步,几乎贴在我耳边,手指轻轻抚上我的胸口。
我能感觉到她指尖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衬衫传来。
她的眼神炽烈而复杂,带着一种我看不懂的情感。
"但你比他好多了,这几天我看得很清楚。"
她的声音低沉而诱人,带着一丝颤抖。
"你愿意...真正做我的'丈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