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虎山镇以提升群众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目标,通过多渠道宣传、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走进虎山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简洁明晰的办事引导标识令人一目了然,一体化开放式的受理窗口整齐排布,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进行。



集约化服务破解多头跑难题。

中心采用“前台后场”运作模式,整合17个职能部门及3个品牌调解室,设置综合接待、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八大功能区。群众进入大厅即可实现“诉求精准分流”,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的闭环管理。渔民老张的渔船租赁纠纷即在此模式中快速化解——无差别受理员3分钟内将其引导至“老船长调解室”,联动司法所、商会代表当日调处完毕。随着综治中心成为服务更多群众的窗口、化解更多矛盾的前沿,“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法治引领筑牢基层防线。

中心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职责、优化流程、加强法治宣传,一些涉法涉诉案件,能够做到法治部门提前介入调解,依法分析讲解,使当事人认清自己在案件中的责任,在合法、自愿的基础上,共同调处化解纠纷,达到案结事了,避免可能引起的诉讼,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民转刑”的发生。“进门有人引,问事有人答,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这里咨询。”家住绣璟社区的刘大姐,对于在综治中心的服务体验赞不绝口。今年3月,刘大姐和楼上租房户因棚顶滴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扬言要“法庭见”。得知情况后,社区综治中心调解员小刘第一时间上门,搬来小板凳,和两家人“拉家常”。小刘从邻里情讲到《民法典》,还找来物业人员现场测量,最终找到渗水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两家人握手言和,刘大姐感慨:“没想到不用打官司,家门口就把事儿办妥了!”

三级防控体系织密平安网。

中心纵向打造“防控-执法-共治”三级联动圈:一级镇级防控圈统筹指挥,二级执法圈联勤处置,三级网格共治圈群防群治,形成快速响应闭环。同步建立“2小时重大案件、6小时重大纠纷”报告制度和派出所-民警-村治保三级防控网络,实施24小时智能巡防与人工巡逻双轨运行,形成“全民守夜、全域平安”治理新格局。

数字赋能推动治理升级。

“针对群众‘有事不知找谁’的问题,中心通过‘码上报’受理群众解纷诉求。”今年春节期间,被物业纠纷困扰的刘大爷扫描了“山东解纷码”上传了自己的诉求。仅仅过了一会儿,综治中心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告知他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仅用了短短两个小时,刘大爷的这桩烦心事便得到圆满解决。中心通过打造综治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辖区内网络联通、数据融通、信息互通,是从传统治理转为数字治理,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服务,是顺应时代变迁、回应群众需求的躬身实践。

(长安日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