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朗朗,今天想吃什么?妈给你做。"陈春兰站在儿子房间门口,轻声问道。
房间里,邵朗依旧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
"随便。"他淡淡地回答,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显示器。
陈春兰抿了抿嘴唇,又问:"要不要吃红烧肉?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嗯。"邵朗的回答依然简短。
这样的对话,在这对母子之间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
01
春去秋来,岁月静好。在这座城市的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品店,店主陈春兰每天都会在早上六点准时打开店门。
清晨的阳光洒在货架上,照亮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五十四岁的她,脸上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保持着利落的短发和干净的穿着。
岁月虽然在她脸上刻下了皱纹,却磨练出了她眼神中永不疲倦的坚韧。
"春兰姐,今天进新货了吗?"隔壁茶叶店的老板娘林姐探头问道。她们相识多年,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故事。
"是啊,刚上了一批文具,都是学生们爱用的。"陈春兰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回答。
她的动作熟练而优雅,仿佛每一件商品都是艺术品。二十年来,这些简单的动作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林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轻声说:"朗朗最近还好吗?"
陈春兰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的节奏:
"挺好的,整天在电脑前忙着呢。"她的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小店虽小,但位置优越。对面就是城市最大的IT产业园区,来来往往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每当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陈春兰就会想起二十年前的儿子,那时的他,也是这样充满活力和梦想。
她总是微笑着招呼每一位顾客,细心地为他们挑选商品,记住他们的喜好。"阿姨,上次那种笔还有吗?写起来特别顺手。"一个年轻的程序员问道。
"有的有的,我特意多进了一些。"陈春兰立刻从货架上取出一盒钢笔,"现在写代码的年轻人也喜欢用钢笔记笔记吗?"
"是啊,有时候在纸上写写画画,思路会更清晰。"年轻人笑着说。
这句话让陈春兰想起了已经离世的丈夫邵志远。那时的他也喜欢用钢笔在图纸上勾画设计,有时候会教年幼的邵朗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爸爸,这些线条是什么意思啊?"小邵朗总是好奇地问。"这是程序的流程图,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邵志远总是这样回答,眼里满是期待。
二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永远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暴雨倾盆而下,道路湿滑。
当时还在建筑公司担任工程师的丈夫邵志远加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离世,留下了妻子和年仅十八岁的儿子邵朗。
那时的邵朗正要上大学,继承了父亲的编程天赋,被市重点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在葬礼上,邵朗强忍着泪水,握着父亲的遗照说:"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像你一样优秀的工程师。我会照顾好妈妈。"
这是他在父亲葬礼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一刻,陈春兰看着儿子挺直的背影,心疼却又欣慰。
02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大学开学前的一个月,邵朗也遭遇了车祸。
那天,他骑自行车去买复习资料,一辆闯红灯的货车将他撞倒。当陈春兰赶到医院时,儿子已经做完了手术,但医生的表情却异常凝重。
"陈女士,很抱歉......"医生的声音在病房里回荡,"您儿子的脊髓受到严重损伤,下肢可能会永久性瘫痪。"
这个诊断结果像晴天霹雳,击碎了这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家庭最后的希望。十八岁的邵朗,就这样与轮椅结下了永久的羁绊。
从那天起,曾经阳光开朗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对电脑,敲击键盘。
起初,陈春兰以为儿子是在打游戏逃避现实,但每次推门进去,看到的都是满屏幕的代码。
"朗朗,要不要出去走走?"她小心翼翼地问。
"不用了。"邵朗的语气淡漠,"我有事要做。"
陈春兰不忍心看到儿子自暴自弃,卖掉了大房子,在这条街上开了这家小店,一边照顾生意,一边照顾儿子。
房子虽然小了,但胜在方便照顾邵朗,而且楼下就是商店,她随时可以照看。
十五年来,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儿子治疗。中医、西医、针灸、推拿,只要听说哪里可能有希望,她就带着儿子去尝试。可是,邵朗的双腿始终没有任何知觉。渐渐地,他连复健的意愿都失去了,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朗朗,新来的医生说有个新疗法,要不要去试试?"每当陈春兰这样问时,邵朗总是摇头。
"妈,别浪费钱了。"这是他的标准回答。
陈春兰的心一次次被这样的回答刺痛,却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浪费,只要对你有帮助,花多少钱都值得。"
可是邵朗知道,母亲的笑容下藏着多少辛酸。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准备开店,直到晚上十点才休息。
春兰超市虽然生意还不错,但要支撑两人的生活和高额的医疗费,还是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
0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母子俩就这样平静地生活着。陈春兰从不抱怨,而是把所有的爱都默默地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每天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细心地照顾儿子的起居,甚至连邵朗房间的温度都会定时调节。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夜晚来临。
那天,邵朗破天荒地主动开口:"妈,我想吃红烧肉。"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陈春兰愣在了原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邵朗最爱的菜,每次考试考好了,她都会做这道菜犒劳儿子。
自从车祸后,邵朗再也没有主动提过想吃什么。
"好好好,妈这就去买肉。"陈春兰强忍着激动,生怕自己的情绪会吓到儿子。
她特意去了最远的菜市场,那里的五花肉最新鲜。挑选时,她仔细地看着每一块肉的肥瘦比例,像是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回来的路上,她又买了儿子爱吃的青菜和藕片。
站在厨房里,看着案板上的食材,她的眼眶突然湿润了。记忆中邵朗小时候的笑脸与现在的沉默重叠,让她一时恍惚。
她用手背擦了擦眼睛,专注地开始准备晚餐。
炒糖色的时候,她特意放慢了速度,让糖稳稳地变成琥珀色。加入五花肉翻炒,然后倒入适量热水,放入八角、桂皮和酱油。焖煮的过程中,她不时调整火候,让肉质变得软烂但不失形。
香气渐渐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朗朗,可以吃饭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让她惊喜的是,邵朗居然主动推着轮椅来到了餐桌前。已经记不清有多久,他们没有一起在餐桌上吃过饭了。
"朗朗,你要多吃点。"她夹起一块肉放在儿子碗里,目光慈爱。肉块红亮油润,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邵朗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尝了一口后说:"妈,今天的红烧肉,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句话让陈春兰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强忍着情绪,继续给儿子夹菜:"那就多吃点,妈明天再给你做。"
这顿晚餐,母子俩享用得格外温馨。陈春兰甚至觉得,儿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个开朗的样子。他们聊了很多,关于小时候的事,关于父亲的事,甚至聊到了邵朗的高中同学们现在的近况。
"妈,这些年辛苦你了。"临睡前,邵朗突然说道。
陈春兰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有你这个儿子,妈觉得很幸福。"
"妈......"邵朗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了句:"晚安。"
04
第二天早上,当她像往常一样准备给儿子送早餐时,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她的世界崩塌了。
邵朗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容安详得像是睡着了。
桌上放着一封信和一张银行卡,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几行复杂的代码。
"朗朗!朗朗!"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陈春兰扑到床边,抱起儿子早已冰冷的身体,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邻居们听到声音赶来,报了警。当救护车的警笛声响起时,陈春兰的泪水早已流干。她机械地配合着警察做笔录,看着儿子被抬上救护车,整个人恍如梦中。
直到整理遗物时,她才注意到那张银行卡。那是一张很普通的借记卡,静静地躺在信封旁边。带着茫然和疑惑,她来到了银行。
"您好,这张卡要查询余额。"她的声音还带着哭泣后的沙哑。手有些发抖地将卡片递给柜员。
银行工作人员接过卡片,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突然露出惊讶的表情:"您确定要查询余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