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个社会,总有人以为老人好欺负。”李淑芬站在银行门口,目光如炬。
“我们一定会查清楚的,李阿姨,请您相信我们。”年轻的银行职员额头渗出汗珠。
“五万块钱,我攒了多少年?”老人声音有些颤抖,却坚定无比。
“奶奶,别怕,我会帮你的。”小孙子捏紧了手里的手机。
“假钞?谁给我的?我从你们银行取的!”李淑芬拍着柜台,声音回荡在大厅。
被众人簇拥的张明脸色铁青,没想到一个老太太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
李淑芬紧握那一沓废纸般的假钞,泪水在眼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摄像头下,真相才是最好的武器。
“我不要钱,我要公道!”李淑芬的话瞬间点燃了网络。
屏幕前,数百万人为她鼓掌。
“奶奶,你赢了,开心吗?”孙子问道。
她抚摸孙子的头,微笑答道:“开心,但更开心的是,以后没人敢欺负老百姓了。”
01
岁月匆匆流逝,人世间总是充斥着不公与挣扎。
这个故事发生在市井之中,主角不是什么英雄豪杰,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
她的名字叫李淑芬,今年六十岁,是位退休会计。
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平凡的心。
李淑芬住在江城东区的一栋老旧小区里,小区墙皮斑驳,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天早晨,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李淑芬早早地起了床。
她换上那件深蓝色的衬衫,系上一条素雅的丝巾,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头发。
镜中的她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讲述着岁月的故事,但她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今天是个好日子,”李淑芬看了看日历,轻声自语,“小浩终于可以有自己的钢琴了。”
小浩是她的孙子,今年十岁,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尤其擅长钢琴。
李淑芬和老伴王大明含辛茹苦把钱攒下来,就为了给孙子买一架像样的钢琴。
王大明前年因病去世,临终前还惦记着这件事。
“老伴,我一定会替你完成心愿的。”她看着床头柜上的合影,仿佛在与老伴对话。
时针指向九点,李淑芬拿起准备好的存折和身份证,小心翼翼地放进挎包里。
她拍了拍挎包,心中默默计算:“五万块,够买那架海尔曼钢琴了。”
关上门,李淑芬下楼,邻居张大妈正在楼道里扫地。
“淑芬,这么早出门啊?”张大妈停下扫帚,打量着李淑芬一身正式的打扮。
李淑芬笑着点点头:“是啊,要去银行取点钱,给小浩买钢琴。”
“哟,那可是大手笔啊!”张大妈笑着说,“你那孙子确实有才,上次我听他弹琴,那小手指跟会说话似的。”
李淑芬脸上满是骄傲:“是啊,音乐老师说他有天赋,好好培养没准能考音乐学院呢。”
告别了张大妈,李淑芬迈着轻快的步子朝公交站走去。
春天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
公交车摇摇晃晃,李淑芬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
江城这些年变化很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越修越宽,可惜王大明没能看到这些。
二十分钟后,李淑芬在人民路站下了车,朝着不远处的建设银行走去。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几位保安站在门口,冷眼打量着每一位进出的客人。
李淑芬排在取款窗口,前面只有两个人,她心里盘算着今天事情顺利的话,下午就能去琴行看钢琴。
“下一位。”冰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李淑芬走到窗口前,对面坐着一位年轻女子,戴着黑框眼镜,面无表情。
“您好,我要取款。”李淑芬将存折和身份证递过去。
柜员接过,扫了一眼,头也不抬:“取多少?”
“五万。”李淑芬清晰地说道。
柜员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抬头看了她一眼:“大额取款需要提前预约。”
李淑芬愣了一下:“我上周就打电话预约过了,说今天可以取的。”
柜员不耐烦地叹了口气,又查了查电脑:“噢,确实有预约记录。请稍等。”
她起身去后面的金库,不一会儿带着一叠现金回来。
柜员将钱放进点钞机,机器发出“滴滴”的声音,显示屏上跳动着数字。
钱点完后,柜员将钱和收据一起推给李淑芬:“请清点一下金额,然后在这里签字。”
李淑芬低头看了看那叠整齐的钱,感觉有些奇怪,这些钱似乎比她记忆中的新。
“这些钱好像都是新的?”李淑芬犹豫地问道。
柜员不耐烦地说:“最近银行新调了一批现金,您清点一下金额就好。”
李淑芬虽然是退休会计,但平时很少接触大额现金,她简单地数了数,确认是五沓,每沓一万元。
“没问题。”李淑芬在收据上签了字,将钱和存折一起装进挎包里。
交易完成,柜员已经开始招呼下一位客户,李淑芬只好转身离开。
走出银行大门,李淑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可能是因为数目大吧。”李淑芬自我安慰道,决定先去琴行看钢琴。
江城最有名的琴行在文化路上,李淑芬坐公交车赶过去,一路上紧紧抱着挎包。
琴行装修得很气派,各种钢琴摆放得整整齐齐,琴声悠扬。
“您好,需要什么帮助?”一位年轻的导购员走过来,微笑着问道。
李淑芬有些拘谨:“我想给孙子买架钢琴,大概五万左右的。”
02
导购员热情地带着她参观:“这边有几款适合初学者的立式钢琴,音质不错,价格也在您的预算范围内。”
李淑芬看中了一款黑色的海尔曼钢琴,导购说这款音色纯正,适合孩子学习。
“这款四万九千八,是我们的畅销款。”导购员介绍道,“如果您今天决定购买,我可以再给您打个九五折。”
李淑芬心动了,这款钢琴确实很漂亮,价格也在预算内。
“好,就这款吧。”她做出了决定,“我现在付款,你们什么时候能送到家?”
导购员笑容满面:“太好了!我们可以明天就送货上门。请您到前台付款吧。”
李淑芬跟着导购员走到收银台,从挎包里取出那叠钱。
收银员是个中年女子,接过钱后,熟练地开始清点。
清点到一半,收银员突然皱起眉头,拿起一张百元钞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拿起另一张。
“怎么了?”李淑芬问道,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收银员表情凝重:“女士,不好意思,这些钱恐怕有问题。”
李淑芬心跳加速:“什么问题?”
“我怀疑这些是假钞。”收银员拿出一台验钞机,将钱一张张放进去检测。
机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显示屏上闪烁着红色的“假币”字样。
李淑芬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站立不稳:“不可能,这是我刚从银行取出来的钱啊!”
收银员表情复杂,既同情又警惕:“女士,所有的钱都是假的,不是一两张,而是全部。”
李淑芬双手颤抖,冷汗直冒:“怎么会这样?我是从建设银行人民路支行刚取的钱啊!”
导购员和收银员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不太相信。
“您确定是从银行取出来的吗?”导购员小心翼翼地问道,“会不会是别人给您的?”
李淑芬急得快哭出来:“确定!我刚刚从银行取的五万块,连银行的袋子都还在!”
她颤抖着从包里拿出银行给的塑料袋,上面确实印着建设银行的标志。
收银员叹了口气:“女士,按规定我们遇到假币必须报警,不过看您这情况,可能是被骗了。”
“我得马上回银行问清楚!”李淑芬顾不上其他,急匆匆地收起那些所谓的假钞,冲出了琴行。
她心急如焚,连公交车都没等,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人民路建设银行,越快越好!”李淑芬上车后急切地说道。
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瞥了她一眼:“大妈,出什么事了?这么着急?”
李淑芬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说:“银行给了我假钱,我得赶紧去问清楚!”
司机显然不太相信:“银行给假钱?这不可能吧?”
“我也不敢相信,可事实就是这样!”李淑芬紧紧抱着挎包,心如火焚。
出租车在江城的街道上穿梭,李淑芬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却感到无比陌生。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会以这种方式消失。
车子终于到了银行门口,李淑芬顾不上找零,塞给司机一百块钱就冲了下去。
“找您五十!”司机在后面喊,但她已经冲进了银行大厅。
李淑芬气喘吁吁地跑到取款窗口,发现之前那个柜员已经不在了。
她急忙拦住一个路过的银行工作人员:“请问,我上午在这里取了五万块钱,现在发现全是假的,我该找谁?”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警惕的表情:“假钱?您稍等,我去叫经理。”
不一会儿,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胸前的铭牌写着“张明 支行经理”。
“这位女士,听说您有什么问题?”张明面带职业微笑,但眼神中带着审视。
李淑芬急忙说道:“张经理,我今天上午在你们银行取了五万块钱,刚才去琴行买钢琴,发现全是假钞!我要讨个说法!”
张明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您说什么?假钞?这不可能。”
李淑芬从包里拿出那些钱:“你看看这些,琴行的人一眼就看出是假的!”
张明接过钱,随意看了两眼,脸色越来越难看:“李女士是吧,我们银行的钱绝对不可能有假,这点您尽可放心。”
李淑芬急了:“那这些假钱是哪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张明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冷硬:“李女士,您从我们银行取走的是真币,至于您现在拿来的这些假币,我们无法确认来源。”
李淑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调包了?”
03
银行大厅里的其他客户开始注意到这边的争执,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张明压低声音:“李女士,我建议我们去办公室单独谈。”
李淑芬提高了嗓门:“不用去什么办公室!我就站在这里,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张明脸色铁青,但碍于周围顾客的目光,不得不保持冷静:“李女士,我们银行有严格的验钞程序,不可能给客户假币。”
“那你的意思是我撒谎了?”李淑芬怒气冲冲地质问。
张明面无表情:“我没这么说,但钱出了银行门,我们就无法负责了。”
李淑芬被气得浑身发抖:“好一个'钱出门不认'!你们银行就是这么做事的?”
张明冷冷地说:“李女士,如果您坚持认为我们银行给了您假钞,可以报警处理。”
“我这就报警!”李淑芬掏出手机,颤抖着拨打了110。
张明面带讥讽的微笑:“您请便。”
十分钟后,两名警察赶到了现场,一男一女,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
女警官首先开口:“是谁报的警?什么情况?”
李淑芬急忙走上前:“警察同志,我今天上午在这家银行取了五万块钱,结果全是假的!”
男警官接过话:“假钱?确定吗?”
李淑芬将那叠钱递给警察:“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警察仔细检查了几张,表情变得严肃:“这确实是假币,而且做工还挺粗糙。”
张明插话道:“警官,这位女士确实在我们银行取过款,但我们不能确认她拿来的这些假币就是从我们这里取走的。”
女警官问道:“银行有取款监控吗?”
张明点头:“有,我这就去调。”
几分钟后,他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回来,上面播放着监控录像。
画面显示李淑芬在柜台前取款,柜员点钞,然后李淑芬签字离开,整个过程看起来很正常。
但由于监控角度问题,无法清晰看到钞票的细节。
“看,流程没有任何问题。”张明指着画面说。
男警官转向李淑芬:“阿姨,您从银行出来后,钱一直放在哪里?”
李淑芬急忙解释:“一直放在我的包里,我从银行直接去了琴行,中间没有给任何人。”
警察又询问了几个细节,李淑芬一一作答,但她能感觉到警察的怀疑。
女警官叹了口气:“阿姨,这件事很复杂,银行坚称给您的是真钞,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钞来源于银行,我们很难立案。”
李淑芬急得直跺脚:“那我的五万块钱就这么没了?”
男警官语气温和了些:“您可以向银监局投诉,或者通过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
两名警察留下笔录后离开了,整个银行大厅的人都在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李淑芬倔强地擦去眼角的泪水,瞪着张明:“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张明冷笑一声:“随您便,不过我劝您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李淑芬转身离开银行,心中充满委屈和愤怒。
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港湾,但今天李淑芬连回家的勇气都没有。
她该如何面对期待已久的孙子?该如何解释钢琴没法买了的事实?
夕阳西下,李淑芬坐在江边的长椅上,看着滚滚江水,心如刀绞。
五万元对有些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她这样的退休老人,那是退休后的所有积蓄。
老伴生前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给孙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现在,这个梦想被无情地击碎了。
李淑芬想起老伴临终前的嘱托,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大明,我对不起你啊!”她轻声啜泣,肩膀微微颤抖。
天色渐暗,李淑芬擦干眼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哭有什么用?得想办法讨回公道!”她自言自语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回到家,孙子小浩已经放学了,正坐在客厅里做作业。
“奶奶,你回来啦!”小浩抬起头,兴奋地问道,“钢琴买到了吗?”
李淑芬强挤出一丝笑容:“今天看了几款,还没决定好,过两天再去看看。”
小浩有些失望,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好的,奶奶,我不急。”
李淑芬摸了摸孙子的头,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我都要讨回这个公道!”
第二天一早,李淑芬就出发了,目标是市银监局。
银监局位于市中心的一栋高楼里,李淑芬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
保安拦住了她:“您找谁?有预约吗?”
李淑芬急切地解释:“我要投诉建设银行给我假钞的事情!”
保安不为所动:“没有预约不能进,您可以先打投诉电话。”
04
李淑芬只好拿出手机,拨打了保安给的投诉电话。
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听完她的叙述后,冷淡地回应:“这类事情需要有确凿证据证明假钞来源于银行,您有吗?”
李淑芬语塞,她确实没有直接证据。
“那您让我怎么证明?我总不能在取款前先检查吧?”李淑芬无奈地问道。
工作人员公式化地回答:“您可以填写投诉表,我们会调查的,不过没有直接证据,可能很难有结果。”
李淑芬只好按照指示填写了投诉表,心里却明白这多半是白费力气。
接下来,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市消费者协会。
消协的工作人员比银监局的态度好一些,认真记录了她的投诉内容。
“李阿姨,这种情况确实很复杂,我们会联系银行了解情况,不过老实说,没有直接证据的话,很难强制银行赔偿。”工作人员诚恳地说道。
“那我的钱就这么没了?”李淑芬不甘心地问。
工作人员叹了口气:“我们会尽力的,您留个电话,有消息我们会联系您。”
李淑芬心灰意冷地离开了消协,感觉自己像是被整个社会抛弃了。
她在附近的小公园坐下,茫然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这世界上的不公平太多了,弱者永远是弱者,强者永远是强者。
就在她沉浸在悲观情绪中时,手机铃声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李淑芬女士吗?”电话那头是个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李淑芬警惕地问道。
“我是建设银行人民路支行的张明,关于您反映的问题,我们经过内部讨论,希望能和您当面谈一谈。”
李淑芬心头一紧:“谈什么?你们终于承认给我假钞了?”
张明语气变得强硬:“李女士,请不要这样说,这种言论涉嫌诽谤,对您自己不利。”
“什么意思?”李淑芬感到一丝不安。
“我们希望您能撤回投诉,否则银行可能会考虑追究您诽谤银行信誉的法律责任。”张明的威胁意味十足。
李淑芬气得浑身发抖:“你们给我假钞,现在还要威胁我?”
“李女士,我们没有给您假钞,这点我们非常确定。”张明冷冷地说,“至于您拿出的假钞从何而来,这是另一个问题。”
李淑芬怒火中烧:“好,很好!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她挂断电话,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几乎要将她淹没。
这时,一个念头闪过她的脑海:媒体!或许媒体会关注这件事!
李淑芬立刻拨通了江城晚报的新闻热线。
接线员听完她的陈述后,犹豫了一下:“这事确实值得关注,不过我们需要调查核实。”
“那你们什么时候能来采访我?”李淑芬急切地问道。
“我们会安排记者联系您的,不过老人家,您确定钱是从银行取出来就是假的吗?会不会是记忆有误?”接线员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淑芬失望透顶:“连你们也不相信我?”
接线员赶紧解释:“不是不相信,只是需要更多证据,毕竟银行给假钞这种事情比较少见。”
李淑芬默默挂断了电话,感到无比孤独。
似乎所有人都在质疑她的记忆和诚信,没有人愿意站在她这一边。
天色已晚,李淑芬疲惫地坐上回家的公交车。
车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照亮了黑夜,却照不进她的心里。
回到家,小浩正在客厅里练习钢琴曲,用的是邻居家的电子琴键盘。
看到这一幕,李淑芬的心更痛了。
“奶奶,你回来啦!”小浩跑过来,关切地问道,“你今天去哪了?看起来很累。”
李淑芬勉强笑了笑:“没事,去办了点事。”
“是不是钢琴的事?”小浩敏锐地问道,“奶奶,如果买不起钢琴,我用这个键盘也可以的。”
李淑芬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傻孩子,奶奶答应给你买钢琴,就一定会做到。”
小浩乖巧地点点头,没有多问。
看着孙子懂事的样子,李淑芬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讨回这个公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淑芬四处奔波,试图找人帮忙。
她去了区政府信访办,工作人员只是例行公事地记录并表示会“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她尝试联系几家本地媒体,得到的回复不是“需要调查”就是“没有足够新闻价值”。
银行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暗示如果她继续“造谣”,会考虑法律手段。
警方也给出了最终结论:证据不足,无法立案。
绝望之际,李淑芬坐在家中,翻看着那个银行取款袋,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