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典型示范、文化赋能等多维度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凌云县推出《文明乡风我先行》系列报道,记录全县各级各部门移风易俗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新效果,为其他地区提供极具价值的经验借鉴,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近年来,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围绕移风易俗树新风工作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示范引领等载体,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
2024年“3·16吼敢”歌圩节活动现场。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党建引领强根基。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坚持“党委主导、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的责任体系,把移风易俗纳入“三会一课”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做好宣传倡导,带动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头雁”效应,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落实“红白事”节办简办、人情减负等。实行移风易俗网格化管理,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各村各项工作中,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中深化文明祭扫理念,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推动破旧立新,在清廉乡村建设中强化勤俭节约、减少攀比意识等,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文明新风的感化教育。
百朝村瑶族民间文化节迎宾活动。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赋能润民心。坚持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依托民族文化底蕴,打造“乡-村-屯”文明建设矩阵。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村屯入户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吸引全乡3000余名群众参与。结合重要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传家训”比赛,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光彩。通过民族文化+形式创新宣传形式,将移风易俗的内容融入剧目创作和表演中。结合“百朝村瑶族民间文化节”“‘3·16吼敢’歌圩节”等民间节庆活动,编排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壮剧作品、快板、山歌,开展移风易俗政策有奖问答、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六作村那巴屯重阳节活动现场。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典型示范树标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挖掘先进典型,申报系列评选活动,树立“孝老爱亲典范”“移风易俗先锋”等学习标杆。建立善行义举榜,将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等事迹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活“人人争做好事”的内生动力。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行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慰问。举办“重阳敬老宴”“金婚庆典”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牙宏威、李冬平、姚贤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