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集文学展2.0”于思南公馆开展。“虚构集”源自博尔赫斯的同名短篇集,相比去年以卡夫卡、博尔赫斯、村上春树三位作家串联的“虚构集1.0”,“虚构集2.0”只聚焦博尔赫斯,展区包括团体的抉择、私人物件展厅、藏书馆·作者墙、梦宫、深沉的玫瑰、匕首史、博尔赫斯辞典等多个部分,都是从博尔赫斯作品中提取、拆解的内容,现场设有多个互动环节。此外,4月19日至21日,5月1日至3日,展览还将与思南国际花展联动,为读者送出博尔赫斯诗句花束包装。
展览海报
▷AI生成吉卜力画风引发热议。近日,OpenAI更新ChatGPT—4o文生图功能,利用该功能,有大量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本吉卜力工作室风格的AI图像。有网友用吉卜力画风做了《指环王》短片,还有人还原《甄嬛传》名场面等,可谓形成了一股热潮。不过由此也引发了一个争议:这种生成和转换,是否需要经过吉卜力工作室的许可??目前吉卜力工作室尚未明确对此事表态。关于人工智能侵权的问题已多次引发讨论,其界限模糊,涉及多个层面的博弈。
吉卜力风《指环王》角色
▷时隔两年,村上春树推出全新小说了。日本《新潮》杂志5月号带来村上春树的新作《武藏境的食蚁兽》("武蔵境のありくい")。该小说预估有10万字左右,中长篇小说的体量。据杂志社介绍,小说讲述名叫夏帆的绘本作家前往"文明的边缘"武藏境,在那里"承担起一项危险的责任"。
《新潮》杂志5月号
▷《2666》中文版译者赵德明去世,享年85岁。赵德明是中国最早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译成中文的中国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他独自或合作翻译了《城市与狗》《世界末日之战》《胡莉娅姨妈与作家》等略萨的名著,并主编中文版《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全集》。他还是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中文译者,翻译了其《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等五部作品。
翻译家赵德明
▷五封林徽因书信首次公开,《林徽因全集》近日推出。今年,是诗人、建筑家林徽因逝世七十周年。由于历史原因,林徽因大量手迹、文稿没有保存下来。即使如此,仍有数百封林徽因书信存世,而它们大部分多年来未曾面世。而这批珍贵的书信,以及林徽因文学、建筑、美术等领域的作品和部分日记、笔记,都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全集》中呈现。
书封
▷《涉过愤怒的海》作者老晃新作《饿兔子跳》出版。曾为电影杂志主笔的老晃,近年策划、参编电影多部,2015年起他涉足小说创作,推出了《蚀骨塔》《涉过愤怒的海》。“最早这部小说名叫《失踪》,它既是讲女大学生冬冬的失踪,也是在讲像阮金这样的平凡女性被忽略、被遗忘的命运。”老晃在创作谈中写道:“正是这些被消失、被隐形的女性,传授给我那些我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她们是我不得不讲的,也是我一度唯一想讲的故事。”
书封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新书首发式举行。2003年,本书作者邹汉明开始广泛收集资料,走访海宁、天津、北京、南京等地,实地探寻穆旦的生活轨迹。回忆这段创作历程,邹汉明坦言,为穆旦做传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他的一生有太多的不明确。”他表示评价穆旦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不是传记写作的真正目的,“如果说这次写作的最大收获,那就是,我走近了穆旦,我进入了穆旦的灵魂世界。我很高兴我们成了一个可以将心比心、促膝谈心的隔代的朋友”。
活动现场
▷奇想国童书获2025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出版社大奖。该奖项自2013年起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6大区域过去一年中在专业及知识技能上最具创新性、卓越性、独创性的杰出出版商。本届书展,中国的奇想国童书成为亚洲获得该奖项的出版社。
颁奖现场
▷“如是莫高”大展亮相北京。此次展览以“复制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全景展现敦煌艺术的千年积淀与丝路文明的开放包容。展览历时三年研究、策划与筹备,将跨越十个朝代的九座莫高窟艺术精华,近300幅/件高保真壁画与彩塑,凝练于逾3000平方米展厅中。同期亮相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通过照片与影像,致敬一代代莫高人“坚守大漠、为国护宝”的赤子之心,展现敦煌研究院从荒漠孤守到领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传承。首季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展览现场
▷冯小刚最新电影《向阳·花》上映。《向阳·花》是冯小刚导演的又一现实主义力作,电影聚焦刑满释放的女囚,应该如何求生这一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影片上映后,演员赵丽颖饰演的高月香的韧性与生命力感动了很多观众。“电影里的角色,她们面对更多的是恶,所以她们对善会更敏感。”谈及创作初衷,冯小刚表示:“《向阳·花》是一部温暖现实主义作品,我内心有这样的需要,我想让好人都有好报。”
电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