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和影视圈,王朔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堪称“痞子文学一哥”、“愤青”一族鼻祖,更是“京圈”文化的创始人。
那些年他的作品带着横扫千军的气势,硬生生捧红半个京圈的大腕儿。
如今这个67岁的王朔窝在徐静蕾送的别墅里,整日与两只猫作伴,曾经在文坛和影视圈翻云覆雨,身边美女如云、风光无限的他,如今却落得个孤身一人的下场。
他的情史如同他的作品一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与多位女性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年少轻狂,情窦初开
故事得从1984年燥热的夏天说起。街头巷尾晃荡着穿喇叭裤的时髦青年,霹雳舞步在广场上掀起热浪,那年头刚尝到成名滋味的王朔,在文学圈横冲直撞的架势活像头撒欢的野马。
二十六岁的王朔在《当代》杂志发表成名作《空中小姐》那年,正赶上北京文艺圈最热闹的光景。
他和朋友们溜进北京舞蹈学院的交谊舞会寻找灵感时,撞见中国舞系大专班正在准备毕业演出的沈旭佳。
当沈旭佳光彩照人地出现在舞台上时,王朔瞬间被深深吸引,心里小鹿乱撞,他认定,这个女孩就是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后来他天天往舞蹈学院跑,赖在女生宿舍不走,趴在床头写下一封封滚烫的文字,字里行间满是爱意。
那时王朔穷得叮当响,靠微薄稿费维持生计,沈旭佳在歌舞团跳舞挣得也不多,两人省吃俭用互相打气,感情倒没被生活压垮反而越来越深。
王朔把恋爱故事写成《浮出海面》那本书。1987 年,熬到1987年总算领了结婚证,转年生下闺女王咪,小日子也越过越幸福。
事业巅峰,爱情变味
1994年王朔迎来事业新高峰,他跟朋友合伙开影视公司,手头作品接连爆红。
《动物凶猛》改编成《阳光灿烂的日子》,《永失我爱》登上大银幕,轰动全国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全出自他的手笔。
偏偏这时候,他感情生活却在不经意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朔结识了19岁的徐静蕾。
那时的徐静蕾刚上大二,青春靓丽,浑身散发着独特的文艺气息,她痴迷于摇滚乐,性格叛逆又充满活力。
这个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叛逆身影让王朔挪不开眼,仿佛找到了久违的激情。
而徐静蕾也对这位才华横溢、在文坛和影视圈颇具影响力的大作家心生爱慕,他们默契地跨越了世俗界限,没人在意他已婚的事实,更没人提起那个本应温馨的家。
此后,王朔动用人脉给她量身定制角色,带着她拜访导演制片人,硬生生将文艺女学生捧成“京圈公主”。
徐静蕾也凭借王朔的偏爱,演艺事业顺风顺水,出演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开往春天的地铁》等多部影视作品,逐渐在娱乐圈崭露头角。
藏了三年的地下情终究露了马脚,沈旭佳握着电话听筒的手指节发白,真相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所有伪装。
沈旭佳深知,王朔的心早已不在这个家。
拖到1996年深秋,沈旭佳收拾好两个行李箱,牵着六岁女儿头也不回踏上飞往海外的航班。
他为了一时的新鲜感,亲手毁掉了自己原本幸福的家庭,也为自己日后的孤独埋下了伏笔。
跌落谷底,绯闻不断
王朔离婚一年后,徐静蕾的事业蒸蒸日上,赚得盆满钵满 ,而王朔却因为 “不当言论”和“传播灰色主义”,遭到国内媒体的封杀,在京圈的地位一落千丈,他直接逃到了美国避风头。
在美国生活期间,王朔常会想起自己过去那些捧红大佬的辉煌岁月,那些被他推上巅峰的人物依然在各行各业呼风唤雨,唯独他自己沦落至此。
文坛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时代浪潮很快将他拍在沙滩上。
但他依旧不改“浪荡本性”,回国后继续跟年轻演员们打得火热。
2006年刚入行的王子文发现经纪公司猫腻想解约,十九岁的姑娘哪有能耐跟资本掰手腕。
王朔得知此事后,虽然自己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还是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帮王子文摆平了这场纠纷。
此后,王朔还为王子文推荐了更好的资源和平台,带着她结识各路导演和制片人。
从《唐山大地震》到《欢乐颂》,短短几年就接二连三在银幕上亮相,事业路线也越走越宽。
频繁接触让两人关系变得微妙,外界开始猜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联,绯闻传开后,圈内流传王朔成为王子文事业背后的推手。
面对质疑,王朔从不正面解释,王子文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将对方定位为长辈,言语间悄然划开距离。
后来,王子文和其他人传出绯闻,她与王朔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新人辈出的娱乐圈里,王子文事业蒸蒸日上,王朔却慢慢消失在公众视线中,创作产量持续走低。
繁华落尽,晚景凄凉
曾经的风光褪去,留下冷清的晚景。
如今他独居在徐静蕾早年购置的别墅,整日与两只猫作伴。
别墅外的世界依旧热闹非凡,娱乐圈的新人不断涌现,各种作品层出不穷,而他却仿佛被时代遗忘在了角落。
他想修复和女儿的关系,可年轻时犯的错像扎进血肉的刺,如今想要拔除,却发现伤口早已结成了疤。
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明白,在追求梦想和成功的道路上,千万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