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2024年12月18日,由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办的“聚焦前沿科技 共话创新未来”2024年度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举行。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技术变革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和生活,高校要将前沿科技融入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面对新技术、新挑战时,调整思维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以更加灵活高效的姿态应对变化,把握机遇。他希望各位嘉宾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激发新的灵感与创意,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析认为,朱新远校长提出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并强调高校要将前沿科技融入教育体系,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现实依据
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手机中的面部识别、美颜滤镜、语音输入法等,以及在线购物时的个性化推荐。此外,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保健、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变革力。
技术革新:人工智能推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如虚拟现实、聊天机器人、面部识别、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支持和推动。
社会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社会经济结构。它为人类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如人工智能工程师等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同时也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影响,促使人们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二、高校将前沿科技融入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培养创新人才:将前沿科技成果融入教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引入前沿科技成果,教师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辅导、自适应学习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前沿科技成果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将这些成果融入教育体系,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
增强国家竞争力:高校是培养和输送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将前沿科技成果融入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朱新远校长提出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并强调高校要将前沿科技融入教育体系,是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刻认识和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这一观点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朱新远,男,汉族,1972年7月生,浙江永康人,工学博士,教授。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90年,朱新远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1994年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199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之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4年7月,朱新远出任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朱新远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学校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4个本科专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微信咨询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 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