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里,有一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这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还有一个比狼牙山五壮士更加悲壮的壮举,却没有多少人知道。那就是八百国军投黄河。



1939年6月,爆发了中条山会战中,最为惨烈的六六战役。侵华日军三万余众凭着人数优势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分成了9路向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的中条山防地逼近。我军在敌人强烈的攻击下展开多次抵抗,致使阵地失而复得多次。数日后,国民革命军从正面突围而出,但仍有一些部队,因分散开来,而没能突围成功。



这一部分军人被日军围困于老庄、许八坡、沙窝口、大小沟南、张峪、沙口、太阳渡与茅津渡等处。虽经与日军反复拼杀,怎奈寡不敌众且弹尽粮绝,被困绝于中条山沿河悬崖和黄河北岸边。前面是奔腾汹涌的黄河,后面是残暴的日军。这仅剩的八百多名官兵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志向,仰天高呼: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随后,相继纵身跳入黄河,无一投降苟活者。据相关资料称,殉国烈士的遗体,沿着芮城、平陆、夏县与垣曲县境内的黄河漂浮长达三日多,其悲壮喋血之惨状,足令中条垂首而黄河呜咽!



令人悲愤的是,这些人都还只是刚入伍的学生,他们才刚参加训练没多久,拼刺刀的技术和体力也比不上日军,为了不做俘虏。他们都在长官的带领下跳入黄河,可有的人却发出质疑:为什么八百多人的队伍,不去跟鬼子搏斗而要选择跳河?



也有人说,这件事情是后人杜撰的,因为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过这件事情。但通过战后对一些老兵的采访,加上八百冷娃的说法,都有着一定的真实性可供参考。就算退一万步来讲,这件事情无论是真是假,只要是为民族独立奋斗而牺牲的人都是人民英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