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懂孩子说什么了吗?作为父母需要学会6种倾听技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倾听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然而,倾听不仅仅是“听”,而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们知道作为心理分析师听懂来访者在讲什么很重要,心理分析师有着自己的一套倾听技术。

假设我们作为父母能够像分析师那样学会倾听,就能够更好的处理孩子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了。愿意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能够理解别人的讲话就是一种能力了。如果父母既无法理解孩子的讲话,也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讲话,就会让孩子感到十分的挫败和羞耻。



技巧一倾听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表达时,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兴奋或焦虑。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或批评孩子。

怎么做:

关注情绪而非行为: 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上学”,不要立刻质问“为什么不喜欢”,而是先问:“听起来你今天有点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共情回应: 用语言表达你对孩子的理解,比如:“听起来你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我能感受到你的失落。”

避免否定情绪: 不要对孩子的情绪说“别难过”或“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是接纳他们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观察非语言信号:孩子垂头搓衣角、声音颤抖时,先蹲下与他平视,轻声问:“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

技巧二倾听防御:识别孩子的保护机制

孩子在表达时,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批评或担心被误解而使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撒谎、回避或转移话题。作为父母,要学会识别这些防御行为,并帮助孩子更开放地表达自己。

怎么做:

温和引导: 如果孩子不愿意直接表达,可以尝试用轻松的方式引导,比如:“我知道有些事情可能让你觉得难说,但我会尽力理解你。”

避免责备: 孩子的防御行为往往是出于对批评的恐惧,所以父母要避免在倾听时表现出评判的态度。

建立信任: 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批评的人。

用观察代替质问:不说“你为什么总找借口”,而是“我发现最近三次考试前你都会发烧,能和妈妈说说吗?”

接纳防御的合理性:“妈妈小时候不敢承认错误,也会假装无所谓。你愿意试试看,和我说说真实的想法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