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在江苏美申美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滑台部操作工张庚师傅刚刚获评六级“工人工程师”,每月1000多元的技能津贴稳稳在手。“根据我们与企业协商的集体合同,一线员工可以参加七个级别的评定,最高能拿到1800元月津贴。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冲刺七级!”张师傅信心满满地说。

这一变化源于江苏南通海安市总工会推行的薪酬激励集体协商“三三制”。该机制通过将职工想法转化为企业做法,实现了职工增技涨薪与企业创新创造的双赢。2024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2家企业分获中国工业大奖及提名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5项;新增技能人才超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

“三见三问”,对接职工想法

为精准对接职工对薪酬激励的想法和诉求,市总工会建立三级调研机制,专题调研职工所想,摸清企业状况。每到一处,坚持“三必见”,即见企业工会主席、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做到“三必问”,即问薪资管理制度、创新激励举措、职工具体诉求。在此基础上,以行业、技术含量、发展阶段等为要素,将全市优势产业分为三个组别,对比分析、梳理不同类别企业和职工的不同诉求。针对不同诉求、不同应用场景,市总工会引导企业协商不同的激励手段。

比如,像江苏鹏飞集团等制造型企业,职工的关注点在技能水平的激励上,集团协商实施能级工资,发放技能人才津贴近20万元,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年均工资增长8%;中国天楹、浩驰科技等技术密集型企业,职工关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的奖励。中国天楹实施《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对参与科技创新、专利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职工进行奖励,年发放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奖励300多万元;而江海机床等传统型企业,职工对参与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的奖励措施更为关注。江海机床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活动,每条被采纳的建议都有一次性奖励。

“三引三助”,链接实操方法

“市总工会的‘三大助推工具包’让我们一懂二会三实作。”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席邰生华介绍。

三大助推工具包,以实践案例为基础,通过《4W1H实作导图》动漫、《六步工作法》视频和《连心桥》情景剧,分别演绎集体协商是什么、怎么做、模拟练,为基层工会、职企双方开展协商提供参考。

同步推出的还有薪酬激励“三大指引”,包括经济、通道、人文等三大类别、20项激励方法,引导职企双方寻找利益共同点,设置协商议题,界定激励条款,组合成一企一策的激励菜单。

曲塘镇、大公镇工业园区外来工较多,镇工会引导企业把公寓分房福利、暑期子女托管等列入薪酬激励协商内容,解决了外来工的后顾之忧,形成了技能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

“现在不仅评上技师涨了工资,还享受到公寓租房优惠福利,孩子入学问题也解决了,工作更安心、更有奔头。”说起薪酬激励,曲塘镇联荣集团外地员工李师傅感慨道。

“三促三进”,衔接企业做法

“职工价值得到认可,就会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双向的。”鹏飞集团董事长王家安表示。实施薪酬激励协议后,职工创新提案增长40%,其中“回转窑节能改造”项目年节约成本800万元。

市总工会通过三方协调、典型示范、联合督查等三大工作机制,推动实现“激励幅度、覆盖宽度、创新力度”三提升,先后召集三方协调4次,组织观摩培训12场,推广典型案例19个,为130家企业提供法律体检、发放“一函两书”88份。

齐克庞德电子等企业设立“技能津贴+工龄津贴+金点子奖+学历提升奖+劳模奖”等组合激励,很好地调动了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其研制的无线射频标签,已成为世界许多顶尖企业和高端产品的“护身符”,智慧工厂系统更推动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江苏工人报通讯员 樊嵘 鲁夏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