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法院全面深化新时代院校合作 承担法治人才培养共同责任的落实方案》,锚定“事更‘嘉’、心更‘定’”的总体目标,持续落实“于飞教授工作站”的实体化运行,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嘉定区人民法院)邀请“于飞教授工作站”团队成员来院交流授课,并进一步就2025年“于飞教授工作站”相关合作开展交流探讨,为深化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共建院校双方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交流融合贡献“嘉定智慧”。
据悉,2024年10月28日,嘉定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自“于飞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双方围绕嘉定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实务研讨、人才培养、培训授课等方面开展深入联动。
4月3日,“于飞教授工作站”团队成员、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刘亚东以《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为题,为嘉定区人民法院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及各部门干警代表作专题授课。讲座由嘉定区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杨鹰飞主持。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逻辑是什么?”
“理论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国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作出重大理论创新和最新决策部署。”
刘亚东副教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形成、核心要义、最新发展和重大意义四个方面开展深入阐述,用清晰的理论逻辑、生动的案例分析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为法院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思想理论课。
会后,杨鹰飞主任就推进法院队伍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于飞教授工作站”实体化运行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坚持政治引领,
在真学真悟中擦亮政治底色
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坚持不懈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要坚持学以致用,
在知行合一中提高工作水平
要紧扣“政治建设做表率”要求,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扛起服务大局的责任,进一步推动实现嘉定区人民法院党组提出的“事更‘嘉’、心更‘定’的工作目标。
三要坚持双向赋能,
共同开展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
要把此次讲座作为2025年全面深化“于飞教授工作站”实体化运行的重要开端,进一步推动教授工作站在理论研究、实务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开展合作,打造院校合作的新标杆。
4月3日下午,于飞教授工作站成员刘亚东、李夏旭和我院部分法官、法官助理一起参与案例沙龙暨法律思维训练营,深入研讨涉数字经济相关案例。案例沙龙由党组成员、副院长章国栋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吴尚轩、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讲师冯硕参加会议。
各方从司法实务案例出发,围绕企业数据权益、网络游戏充值、骑手用工认定、二手买卖平台责任等法律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高校学者从法学基础到前沿理论,从司法个案到社会导向,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剖析解读,拓宽了案例分析的视角。通过司法与理论的有益互动,引发干警深度思考。
下一步,嘉定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构建“司法实践+学术研究”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双向赋能、多维合作、人才共育,发挥好“于飞教授工作站”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着力拓展院校合作的内涵与外延,推动教授工作站的运行取得实质性成效。
文字|政治部 金朱轶 审判监督庭 王梦亚
摄影|蒋凯雯
责任编辑|李迪明子
执行编辑|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