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福祥,男,汉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中学英语教师。扎根乡村,守住初心,哺育“花蕾”,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子,担任34年班主任,26年英语大教研组长。谱写幸福“三部曲”,成为校园“全能型教师”,贫困学生们的“父母”,教育路上的“领头雁”。他积极参与科研、倡导信息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范式,塑造自己的教育风格。他播撒公益,组建志愿服务团队,16年来担任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主持人,先后6次获得优秀主持人,3次主持线下工作坊活动。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兼职教研员、烟台市名班主任、烟台市道德模范、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蓬莱名师等荣誉称号。

扎根乡村教育工作34年,守在乡村,守住初心,哺育“花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担任34年班主任,26年英语学科大教研组长。34年,谱写幸福“三部曲”,成为校园全能型教师,从初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课到音乐、美术、体育和先锋少年成长营综合实践课;贫困学生们的“父母”,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教育路上的“领头雁”,成就了名师和工作室的建设。他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坚持反思,把握课堂方向,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能力;他倡导信息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范式,塑造自己的教育风格。他播撒公益,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义务捐款100多万,参与志愿服务场次数百场;16年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坊主持人,把点滴工作做细,先后6次获得优秀主持人,3次主持线下工作坊活动。曾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烟台市道德模范、烟台市名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从教以来,他厚植教育人生,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牢记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勤于钻研,努力工作,奋发作为,用34年的青春,扎根乡村,哺育“花蕾”,用热忱、奉献、关怀和大爱的深厚情怀,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他就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中学英语教师宁福祥。

他守在乡村,守住初心,34年,谱写幸福“三部曲”,成为校园全能型教师,贫困学生们的“父母”,教育路上的“领头雁”。他先后获得山东省英语兼职教研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教师、第九届烟台市道德模范、烟台市名班主任、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一、感受幸福:义无反顾去乡村

回乡村,还是去市直单位?1990年,蓬莱师范普通中专毕业的他面临抉择。

“回乡教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追随初心,成为学校当年唯一一名大中专毕业生。当时乡村教师地位并不被看好,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坚守,立志改变人们对乡村教师的认知,助力乡村孩子成长。

一个班内有5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思想都是多变的,但是孩子的真诚和朴实,深深吸引了他,是孩子们让他爱上了这里,爱上这份事业;踏上讲台,看到50多双渴望的眼睛时,他确定,这里是他幸福的“源泉”,教书育人是他坚定的选择,是他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19岁的他便不断努力,一路欢歌,一路欣赏,在最喜欢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尽享梦想的芬芳。

根据学校需求,他接手英语、数学和生物教学工作,课堂上,用满怀激情和地道的英语发音,吸引孩子们感知英语,还真的让孩子因为他而喜欢上英语,更多的孩子选择了长大后成为像他一样的英语教师。学校从来没上过音乐和美术课,他又带着一架电子琴,和学生走入音乐和美术世界。一个周34节课,清晨5点起床,6点到校,坚持每天15-16个小时陪伴学生们成长,感受教育生活的愉悦。

为了能做好乡村教育,每个周末都做家访,了解他们的情况。乡镇65个自然村,外加边缘乡镇孩子住所,都留下了他家访的脚印,成为学生前行的“灯塔”。

对教育的情怀,让他获得“山东省英语兼职教研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教师”“烟台市名班主任”“蓬莱名师”“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他先后领衔齐鲁名班主任工作室、烟台市道德模范工作室、蓬莱名师工作室和蓬莱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等,为乡村教育带去一缕缕春风。

二、创造幸福:用心用力搞科研

他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大事”,并不断创造。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汲取精神营养;在研究中,探寻教育规律,解决教育的“疑难杂症”,找到自己成长的钥匙与密码;在教学中,把握课堂方向,更新教育方法,塑造自己的教育风格。

宁老师每天无论多忙多累,他总会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他把课前、课中、课后的常规工作做好、做精。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倡导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范式。在踏踏实实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发散等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他精心设计练习题目,作业做到有层次、有梯度,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认真做好学生的查缺补漏工作。

现有耕耘不是为了收获,但收获总会适时出现,更多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甚至连续多年出现班级升学率百分百的情况,赢得了领导、同事、家长的尊重和认可,一时间,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model。课堂主阵地的努力,成长了孩子,更成就了自己。日常钻研和探究,形成自己的专业成长轨道,他的论文《能力提升工程2.0助力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证研究》等20篇论文发表在《英语教师》等报刊杂志上,被中国知网收录,12次获得市县级学科优质课;“十三五”以来,他参与各级别规划课题28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基础教育成果2项。参与录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快乐阅读编写和修订,为提高烟台市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助力。

紧随时代步伐,将教育事业拓展至新平台,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市级专家。每天晨起操作60分钟,批改网络作业6000多份,发布话题研讨100多个,发布网络简报10余期。主持的工作坊分数每年都定格在20万分左右,在全省1400多个工作坊中,连续12年创造全省第1名的奇迹。

2021年春,接到担任烟台教师资格考官任务,当天凌晨3点钟,父亲去世,按照传统风俗,儿子要在家守灵三天,尽最后孝道。如果这样的话,时间刚好冲突。他明白,考官方案已经敲定,不能因个人原因打乱计划。经过痛苦的挣扎后,他改变了传统,早晨6:00送了老父亲最后一程,在8:00前赶到教师资格考试考官岗位,没有耽误评审工作。他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同意他这样的选择。权衡工作和亲情,在他心里,对父亲,爱得深沉;对事业,爱得赤诚。

因为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审为学科教学名师和烟台市名班主任,并领衔道德模范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顺利成长。

三、传播幸福:播撒爱心为学子

履职34年基层班主任工作,成长是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但是每一个拐点,都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心态,更好地呵护每一位学子,“幸福”的初心,也播撒在公益行动中。

2022年,新班级中有个叫庆鸿的孩子,从读了五个小学一年级,直接来到了初中一年级,连20个数都数不下来,到会写自己的名字,背诵古诗的部分句子,会5以内的加减法,还有5个元音字母的大小写,到适应了初中生活,孩子每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2009年以来,宁福祥与师生一起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与家属一起参与活动,把两人每年的绩效工资,全部捐出来,先后用100多万元团队资金资助了20多名高考贫困学子。

学生双林,在中考之前突遇父亲病故,母亲也身患重病,他主动担当起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不仅在精神上鼓励学生,更自愿提供一切费用,从高中到博士毕业,让学生踏实拼搏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

如今,最让宁福祥欣慰的是,每逢新春佳节都会收到天南海北学生们的真挚问候。青岛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医生骆磊,每年寒暑交替之时,都会寄来罗汉果、金银花和麦冬,电告宁福祥多喝水,保护好嗓子。英国大使馆的外交翻译王涛,每年除夕夜,长途电话给老师送上最真挚的问候:“老师,过年好,我想你,很想再听您的英语课……”很多受资助的学生感慨,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是他的无私帮助和支撑,改变了农村娃的人生轨迹。

四、笃定人生:初心不改驻杏坛

“工作是生活,生活离不开工作,不需要轰轰烈烈,只从细微处着手,事事时时做精做细。”生活需要用行动去镌刻使命,用奉献为青春续航;现在的他依然全勤工作,担任班主任、2个班的英语教学和6个班的音乐教学。是什么让他精耕教育事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知道教育是不是我最适合的职业,只是觉得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渴望的风景。”

最近这几年,他又萌生一个更大的想法,去长岛、去北五岛支教,去更艰苦的环境下撑起另一片蓝天,因为那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陪伴。

笃定教育的征程,我们会看到教育事业的无限魅力。助力乡村教育事业更多的希望,未来的他会始终保持谦逊和进取心,把必须做的变成喜欢做的,用微妙的成长事迹,感染更多的人,感受教师这份有温度的事业,他是我们心中最真挚的最美教师,用自己的道场引领我们为教育人生不断前行,扎根乡村哺“花蕾”,初心不改驻杏坛。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