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触目惊心: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约180万人因此丧生。在中国,肺癌更是“头号癌症杀手”,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像"叛变的细胞"在肺部疯狂增殖。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

· 非小细胞肺癌(占85%):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

· 小细胞肺癌(占15%):恶性程度极高,易早期转移

肺癌的"生长策略"

· 潜伏期长达10-20年:早期无症状,肿瘤生长如"温水煮青蛙"

· 转移路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至脑、骨、肝

· 伪装高手: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



这些身体信号,是肺在“求救”!

▶ 早期预警(容易被忽视)

持续2周以上的干咳,尤其是夜间加重;

痰中偶带血丝,或咳出铁锈色痰;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

▶ 中期信号(需立即就医)

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平躺时呼吸困难;

反复发作的肺炎或支气管炎;

声音嘶哑(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 晚期表现(病情已进展)

骨痛、头痛(转移症状);

面部或颈部水肿(上腔静脉受压);

杵状指(手指末端膨大)。

关键提示:长期吸烟者、5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者,若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做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



致癌陷阱:现代生活中的危险因子

头号公敌:烟草

每支烟含70种致癌物,尼古丁会抑制DNA修复

吸烟者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30倍

二手烟使非吸烟者风险增加20%-30%

隐形杀手:空气污染

PM2.5每增加10μg/m³,肺癌死亡率上升8%

氡气超标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诱因

厨房油烟中的苯并芘是女性腺癌的重要推手

基因密码的脆弱性

EGFR、ALK等基因突变使肺癌易感性增加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患者风险提升

家族史使发病年龄提前10-15年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不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其中60%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



预防肺癌的五大“护盾”

1. 戒烟!戒烟!戒烟!

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低50%;

电子烟并非安全替代品,其气溶胶含甲醛等有害物。

2. 净化呼吸环境

使用抽油烟机时全程开窗;

雾霾天佩戴N95口罩,减少户外运动;

新装修房屋需检测氡气(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

3. 饮食中的抗癌密码

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含萝卜硫素,抑制癌细胞生长;

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胡萝卜、南瓜)降低肺鳞癌风险;

慎食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可诱发基因突变)。

4. 运动激活“抑癌基因”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肺部免疫细胞活性。

5. 定期筛查:唯一有效的早诊手段

高危人群(吸烟≥30包年、年龄50-80岁):每年一次低剂量CT;

非高危人群:40岁后每2-3年做一次胸部CT。

(包年=每天吸烟包数×烟龄年数)



治疗突破:从“绝症”到“慢性病”

1.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改写命运

靶向治疗:针对EGFR、ALK等突变基因的药物(如奥希替尼),让部分晚期患者生存期延长至5年以上;

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实现“带瘤生存”。

2. 微创手术的革命

胸腔镜手术(VATS)仅需3-4个小切口,患者3天即可出院;

立体定向放疗(SBRT)为无法手术者提供根治机会。

3.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

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等多专家联合制定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肺癌的"常见误区":你可能不知道的真相

误区一:"只有吸烟才会得肺癌"

真相:中国30%肺癌患者从不吸烟,女性非吸烟者中40%与油烟相关。

误区二:"早期肺癌无症状"

真相:约30%早期患者有持续咳嗽、痰中带血,需警惕"咳嗽变异性"。

误区三:"晚期肺癌无法治疗"

真相:靶向治疗使部分晚期患者生存期延长至5年以上,免疫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肺癌的攻防战中,人类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当科技赋予我们透视肺部的"第三只眼",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