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堂测试:

孩子平时三餐对点不?

会不会饿一阵,饱一阵?

是不是经常跟着大人吃宵夜?

吃完饭又立即睡?

吃饭时是不是经常打骂孩子?

孩子脾胃会这样,一半是因为自己“底子弱”,另一半也是家长造就的。


01、孩子“底子弱”

喂养不当更易加重脾胃问题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育婴家秘》),脾胃功能未臻完善,易因喂养不当、外邪侵袭或久病耗伤导致运化失职,出现泄泻、厌食、消瘦等症状。脾虚则湿邪内生,湿困脾胃进一步加重运化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02、小儿脾胃虚弱的3种分型

根据《黄帝内经》和《小儿药证直诀》理论,小儿脾胃虚弱需辨证分型:

脾虚食积型:以腹胀、便秘、舌苔厚腻为特征,需消食导滞,辅以健脾(如保和丸)。

脾虚湿困型:表现为面色萎黄、大便黏腻,需健脾祛湿(如参苓白术散)。

脾胃气虚型:症见消瘦乏力、易感冒,宜补气健脾(如四君子汤)。

对症状拿捏不准的,不妨留言咨询或联系我们预约专家看诊!



03、日常饮食调整

强健脾胃事半功倍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以下药膳简单易做,适合日常调理:

山药小米粥

(1)材料:山药30g、小米50g、红枣3颗。

(2)功效:健脾养胃,改善腹泻、吸收差。

茯苓莲子瘦肉汤

(1)材料:茯苓10g、莲子15g、瘦肉50g。

(2)功效:祛湿安神,缓解多汗、睡眠不安。

山楂麦芽饮

(1)材料:山楂5g、炒麦芽10g、冰糖少许。

(2)功效:饭后饮用,消食化积,预防腹胀。

南瓜红枣羹

(1)材料:南瓜100g、红枣5颗、粳米30g。

(2)功效:补中益气,适合面色苍白、乏力儿童。

萝卜山药粥

(1)材料:白萝卜、山药、鸡内金、生姜。

(2)功效:健脾消食,适合“胃强脾弱”型儿童(能吃不长肉)。



04、既然是喂养不当

那就还是得从根源下手

喂养指导:强调“七分饱”,忌生冷油腻,多食山药、小米等黄色食物。

推拿辅助:捏脊、摩腹、按揉足三里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

情志管理:避免餐前责骂,减少肝郁克脾。

怎么样,有找到答案吗?您家孩子是“能吃能长型”还是“能吃不长型”?留言区唠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