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天地间阳气升发,万物生长加速,孩子的身体也进入一年中生长的黄金期。
但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这段时间容易上火、睡不安稳、胃口差,甚至长个的速度也慢了。从中医角度看,这是肝气疏泄不畅、脾土受困的表现。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董秀兰主任,来用一碗简单的“节气水”,帮孩子调和肝脾,顺势助长。
大家可以作为干货小知识点赞收藏学习起来
这碗“节气水”的核心是桑叶、麦芽、茯苓、莲子。
1、桑叶能疏肝清热,适合清明后容易眼干、脾气躁的孩子;
2、麦芽甘平,专解米面食积,能唤醒被湿困住的脾胃;
3、茯苓淡渗利湿,把体内堆积的“废水”驱散掉;
4、莲子补脾安神,有效调理孩子心火旺盛导致的睡眠不好。
四味药食同源的食材合力,如同给身体做了一场“春季大扫除”,既能养肝回血,又能健脾助眠。
许多家长反馈,孩子连续喝一周后,晨起口臭淡了,傍晚不再喊累,晚上翻身次数明显减少。
这是因肝火得清,不再干扰心神;脾胃运化恢复,气血生成充足。
节气水的巧妙在于顺应天时。清明后自然界木气旺盛,孩子的肝阳容易过亢。
桑叶抑肝火而不伤正,麦芽消积却不耗气,茯苓祛湿兼能健脾,莲子补益却不上火。
还可以加减灵活运用:若孩子舌尖红,加两朵菊花;大便干结,添5克甜杏仁;入睡困难,放3颗桂圆肉。
不理解的家长可以看看这个案例:门诊这个5岁的孩子,清明后总是烦躁不安,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还老是上火,个子也比同龄孩子矮。
中医辨证为肝旺脾虚、心火旺盛。调理原则就是养肝健脾、清心安神。
董秀兰主任用这碗节气水做基础,加少许乌梅生津,配合少量陈皮理气。
两周后母亲惊喜发现,孩子食欲大开,夜间不再流汗,身高也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