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说不尽,道不完。自从林语堂写《苏东坡传》,后来的人们,每每想写,总会回望,生怕自己写不好,有比较就有伤害嘛!自然,这是国人的弊端。愚以为,写便写,做便做,一千个人的眼里必然有一千个苏东坡。
吴淡如《成为苏东坡》即是这样的一本书。在写作手法之上,比较新颖,即其写并不是一个编年体,而是一个随意倒序的做法,从东坡元年的被贬谪到黄州开始写起来。
《成为苏东坡》聚焦较多的并非苏东坡个人的成长细节,而是在职场的不断被贬谪的过程,即对于为何被贬谪进行细致刻画,尤其对于职场的小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这点与其他的传记作品有所区别。
乌台诗案。作为苏东坡生命的重要转折,考验人的时刻到来,对苏东坡来说,如何应对这人生的至暗时刻呢?他跟常人并没有区别,也想到了投江而死,只是被救下来了。
当生命不能左右的时候,也就只能接受命运的洗礼,于是乎,苏东坡就有了无限豁达的情怀,对个体来说,今天贬谪到黄州,明天贬谪到惠州,最后贬谪到儋州,越来越远,越来越没有希望。
但正是在这样的没有希望的过程中却渐渐地看到了希望,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简而言之,爱咋滴咋滴吧!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生命之中的那些女人,母亲、妻子王弗、王闰之,还有侍妾王朝云和碧桃等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女子的出现,苏东坡的生命可能失去很多的颜色,而我们也可能看不到那么多经典的诗词了。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人们为何那么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什么呢?《成为苏东坡》在给出解释,喜欢他,不过就是喜欢他的豁达,喜欢他的从容罢了。
那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季度秋凉;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有句话可以概括苏东坡在官场为何如此容易招黑。那就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