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不少孩子鼻炎反复发作,喷嚏不断,鼻涕直流。家长四处寻方,玉屏风、生脉饮、参苓白术散试了个遍,效果却时好时坏。
其实,问题可能出在气血不足上。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孩子元气充足,外邪自然难以入侵。
别担心,今天,邀请儿科专家陈治珍主任,来分享一个天然的免疫力“大药”。
它比玉屏风、生脉饮、参苓白术散更厉害,能帮孩子把气血加满,让元气充足,鼻炎自然就没了。大家点赞、转发+推荐。
黄芪
这个天然的免疫力“大药”,正是黄芪,以黄芪建中汤为主的方剂。
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既能补气升阳,又能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单纯固表,主要针对卫气虚弱、容易出汗感冒的情况;生脉饮偏重养阴,多用于气阴两亏;参苓白术散主攻健脾祛湿,着重调理脾胃湿盛导致的泄泻问题。
而黄芪建中汤,优势在于它能从根上补足脾肺之气,从根源调理孩子身体。达到气足则血旺,气血充盈,孩子的抵抗力自然提升。
中医认为,孩子鼻炎反复发作,根源多在脾胃。
黄芪建中汤是由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饴糖组成。
汤中,黄芪大补元气,增强孩子正气;桂枝温通阳气,让气血运行更顺畅;白芍养血柔肝,和桂枝搭配,调和营卫;炙甘草、大枣、生姜健脾益胃,让气血生化有源;饴糖则温中补虚,让脾胃更舒服。
门诊案例分享
曾有个7岁男孩,鼻炎三年,晨起喷嚏连连,白天鼻塞头晕,面色萎黄,食欲差,容易疲劳。
陈治珍主任发现他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属肺脾气虚,兼有风寒袭表。
用黄芪为君药,配伍防风、白术、辛夷花、甘草,补脾益肺,散风通窍。
调理两周后,孩子鼻塞减轻,精神好转;一月后鼻炎未再发作,胃口大开,脸色红润。
黄芪的妙处在于,它不仅是补药,更是“气药”。
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津液输布正常,鼻窍得以濡养。许多家长只盯着鼻炎症状,却忽略了气血不足的根本。
只有把气血加满,元气充足,鼻炎自然消。这或许就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