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阳气升发,孩子的身体也顺应自然,肝气开始旺盛。但孩子“肝常有余”,如果饮食不节、情绪不佳,容易导致肝气过亢,引发一系列问题。

肝火旺的孩子常有这些表现:眼屎多、口气重、晨起喉咙干;晚上入睡难、易惊醒或磨牙;脾气急躁、稍不顺心就哭闹;舌尖偏红、舌苔薄黄。

这类孩子往往还伴脾胃虚弱,因为肝火过盛会横逆犯胃,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形成“肝火脾虚”的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今天,邀请到儿科专家陈治珍,来推荐4道“疏肝菜”,既能清肝火,又能护脾胃。



大家可以先点赞转发关注,以免用时找不到了!

第一道:芹菜炒百合。

芹菜辛凉,能平肝清热;百合甘润,可宁心安神。两者搭配,尤其适合睡前烦躁、多梦的孩子,有助于降肝火、助睡眠。

第二道:菠菜猪肝汤。

菠菜养肝血,猪肝补肝明目,加点生姜中和寒性。这道汤能缓解肝火引起的眼干、眼痒,对长期用眼过度的孩子尤为合适。

第三道:荠菜豆腐羹。

荠菜被誉为“春季疏肝第一菜”,能清肝凉血;豆腐生津润燥。爱上火、大便干结的孩子常吃,可减轻肝火对肠道的灼伤。

第四道:佛手瓜炖排骨。

佛手瓜疏肝理气不伤正,排骨滋阴健脾。肝火旺又脾胃差的孩子,喝这道汤能调和肝脾,减少腹胀、挑食的情况。



爱上火、睡不好、脾胃差的孩子更要多吃这些“疏肝菜”。

因为“疏肝菜”能调节孩子的肝气,让肝气顺畅,火气自然就降下来了;

肝气舒畅了,孩子的心情好了,睡眠也会改善;

而且这些菜大多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

就像门诊这个6岁的男孩,反复口腔溃疡、夜间哭闹,舌红苔少。辨证属肝火炽盛兼心火亢。

陈治珍主任用菊花、钩藤等清肝泻火,配合上述食疗。

两周后家长反馈,孩子睡眠踏实了,溃疡未再复发。

春季养肝贵在“疏”而非“压”,这些家常菜平和有效,正是孩子需要的“灭火剂”。当然,如果孩子症状较重仍需及时就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