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钟远山教授下班后正常地走出研究所往停车场的路上走。
夜色降临,霓虹初上,这条幽静的老街正如他所喜欢的那样安静,不喧嚣,不嘈杂。
他手里放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的是他与团队耗费七年心血,终于完成的新药核心配方。
这一配方若能成功转化为量产,将可能攻克数种顽疾,甚至成为整个医学界的里程碑。
钟教授的神情有些疲惫,眼神却带着期待。
再坚持几个月,临床实验成功,他这一生算是没有白来。
就在这时,后方忽然传来马达咆哮,一辆改装过的摩托车从黑暗中疾驰而来,几乎没有任何预警,便擦身而过。
后座上的黑衣男子猛地一伸手,狠狠拽住了钟教授的包。
“哐当!”
电动车瞬间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倒在地。




钟教授只觉手掌生疼,膝盖剧痛,再抬头时,那辆摩托已经在小巷尽头转弯,消失在夜色之中。
“抓小偷!那里面有重要的文件!”
他沙哑着嗓子吼叫,可回应他的只有风声和路边的落叶。
钟远山顾不得膝盖的血迹,爬起来后立刻掏出手机报警。




十分钟后,派出所警车赶到,得知钟教授的情况后,脸色大变拉起警戒线,开始搜寻线索。
然而巷口的监控在案发时“刚好”失灵,附近居民无人看清飞车党的模样。
警方的神情一如既往的专业,但谁都能看出,这案子棘手得很。
钟教授不敢耽搁,连夜将事件上报科研机构,科研所领导听后脸色大变,当即通报上级。




半小时后,这起飞车抢劫案,就摆上了省委书记陈正豪的案头。
陈正豪看完报告,脸色沉如水:“一份国家重点科研成果,就这么在街头被人抢了?是巧合还是故意?查!”
省委书记陈正豪雷霆震怒:“这关系到国家科研成果的安全,绝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调动武警、国安厅、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办案,哪怕是刮地三尺,也要把配方找回来!”
一场大规模的调查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我接到任务,是凌晨一点五十二分。
我是沙铁军,国安厅第九处调查员。
八年前我从特种部队转岗进入国安系统,专办高敏度案件,尤其擅长反情报和境内间谍追踪。
那晚我刚刚结束一个东南片区的网络监听排查,一身疲惫,正准备在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一下,就被处长杜常山亲自叫醒。
“沙铁军,来会议室。”
他神情紧迫,不等我发问,直接丢给我一份简报文件。
“这次你全权负责。”他说,
“公安厅那边已经成立专案组,他们查的是飞车党的逃逸路线、藏身地点。你们九局的任务不一样,查境外势力介不介入,有没有人泄密,科研所内部是不是有问题。”
“配方已经流出去了,这才是最严重的。”
我扫了一眼文件,心头一凛。
方舟-七,这个名字我知道。
它不仅是科研项目,更关乎未来十年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布局。
失去配方,损失的可不仅仅是研究成果,还有整个国家层面的战略主动权。
“对方能抢得这么精准,说明事先对钟教授行踪掌握得一清二楚,连监控故障都算得刚刚好。”
我抬头看他:“我需要接触项目内部所有相关人员,权限要放开,我有权限吗。”
“从省委书记那里来的任务,就连紫禁城都在关注,你说有没有?”杜常山靠在椅背上,语气低沉,
“这次我们会有临时调动权,但别指望没有阻力。科技办、公安厅都盯着这事,科研所内部也不干净。”
我点点头。
“人员名单我要一份,科研所的五位核心参与者我亲自审。”我停顿了下,继续道,
“还有,钟教授的手机和通讯记录,我要现在就过一遍。”
杜常山看着我,沉默片刻,点了头:“资料我让技术科马上准备。你明天一早进科研所,先掌握局面,后面的行动,自己看着办。”
离开会议室时,窗外风起云涌,夜色浓得像墨。
我盯着那几页资料:钟教授,项目主导;
唐倩,副主任,传闻与钟教授不睦;
冯宇,技术骨干,有海外背景;
贺明月,项目财务;江岚,科研所所长,技术转管理多年。
还有一点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冯宇最近半年多次与“新塔基金”“RMT社团”成员联系,这两个名字,国安数据库里是高危关键词。
到了上午九点,我出现在科研所大楼前时,整个单位已经是草木皆兵。
会议室临时设为简讯点,我开始一一叫人谈话,排查是否存在主动或被动泄密。
钟教授还在医院,无法问话。
其他人情绪各异,有惊慌、有冷漠,也有明显的推诿。
刚刚谈完唐倩,我正准备审查冯宇的办公电脑,技术员那边却突然来电。
“沙队,有情况——公安那边刚通报,两个飞车党找到了。”
“人活着?”
对方沉默一秒,压低声音说:
“都死了。”
“怎么死的?”
“行刑式枪击,额头一枪,后脑一枪。很专业,现场几乎没留下痕迹。”
我握着手机站在实验楼阳台,望着远处科研所旗杆上的国旗缓缓飘动,心里却凉了一截。
敌人,比我们想得更快一步。
谁在清理线索?
飞车党是替谁干的?
而“方舟-七”的配方……已经去了哪儿?
这不是普通的案件,这是一次精准猎杀式的突袭。
敌人藏在暗处,目的明确,步步为营。
就在我思考的时候,背后传来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