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高院民五庭审判团队成功调解一起涉企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在再审审查阶段达成和解,双方债权相互冲抵,握手言和。
张某是某公司的负责人,经营期间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50万元救急,后因经营困难未能归还。李某多次催要未果后,将张某诉到法庭,要求还款。一二审法院判决李某胜诉,但仅仅支持了本金和资金占用费,未支持利息。李某不服,以双方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有两分利息为由申请再审。
再审审查中,法官注意到李某曾承包过张某公司的部分业务,按照合作协议,李某需要向张某公司交纳60万元合作款及相关费用,但迟迟未能交纳。目前,张某公司已经申请仲裁,要求李某支付所欠款项。双方相互起诉、仲裁,本来良好的合作陷入僵局。这样“剑拔弩张”在法官眼中却是解纷契机,承办法官芦磊本着促成“一案结多案解”的愿景,主动做当事人思想工作,为双方搭建对话平台,努力在沟通中找寻平衡点和破解之策。
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审判团队合理分工,针对双方利益诉求,形成分层次、分步骤开展调解的合力。书记员孙俊凯耐心与双方当事人、律师联系,及时准确为双方转达对方意见。法官助理董国强根据当事人反馈的情况反复修改调解协议内容,避免协议漏项事后再起纠纷。承办法官芦磊就纠纷中的法律争议与代理人进行充分沟通,帮助分析利弊,并结合类案处理情况向双方晓以风险利害,动员当事人放弃成见、修复关系。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李某的胜诉债权与张某公司申请仲裁中主张的债权相互冲抵,李某放弃后续的执行,同时,解除对张某财产的查封。作为回报,张某公司撤回另案的仲裁申请,双方互不追究。等到调解达成时,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双方当事人也被法官团队的耐心和付出所感动,互谅互让,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一起纠纷就此圆满划上句号。
通过本次调解,不仅化解了诉讼案件的纷争,更解决了另案仲裁中的问题,还一并免去了后续的执行难题。纠纷的一揽子解决,既解开了法律程序的“死结”,更解开当事人对立的“心结”,以司法智慧将双方之间的对抗转化为合作,助力双方重启合作新篇章,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供 稿:省法院民五庭
审 核:张宗磊
编 校:赵鹏博、贾共鑫、李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