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说刊行业|奇瑞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星途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自2018年推出以来,星途以“中国版雷克萨斯”为愿景,试图通过技术突破重塑品牌高端形象。然而,七年过去,其销量表现与战略目标差距悬殊,尤其是新能源序列星纪元系列的市场溃败,成为奇瑞高端化进程中的“滑铁卢”。

2024年,星途全系销量仅14.1万辆,同比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新能源渗透率不足30%,显著落后于行业35%的平均水平。曾被寄予厚望的星纪元系列表现尤为惨淡:2024年全年总销量不足2.8万辆,其中ES车型累计仅4220辆,ET车型虽售出2.3万辆,但2025年2月销量骤降至407辆,较2024年12月峰值暴跌近90%。最新推出的星纪元ES增程版以15.28万元的“掀桌价”入市,但2月销量仅316辆,品牌整体陷入“无爆款”困局。



星途长期未能摆脱“奇瑞高端版”的标签,消费者对其溢价能力存疑。例如,星纪元ES起售价21.59万元,竞标小米SU7参数图片)、极氪007等品牌力更强的车型,但用户普遍认为其“高价换壳”奇瑞产品,缺乏高端品牌应有的价值认同。

相比之下,领克依托沃尔沃背书、极氪借力吉利生态,品牌路径清晰,而星途复杂的品牌层级(奇瑞-星途-星纪元)反而削弱了市场认知。



值得一提点是,星纪元系列频发的质量问题进一步瓦解了消费者信任。车质网数据显示,该系列投诉集中于续航虚标(部分车型实际续航不足标称值的50%)、车机卡顿死机、变速箱失速等核心部件故障。此外,技术迭代缓慢也成硬伤:2025年星纪元ET仍搭载8155芯片,而竞品已普及8295芯片;增程技术虽宣称“黄金续航”,却因理想、问界等品牌的市场先发优势难以突围。

星途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严重滞后。当比亚迪e3.0平台已成熟应用三年、新势力纯电占比超80%时,星途直到2023年才推出两款纯电车型,错失油电切换红利。增程市场亦面临围剿:智界R7单月销量破万,理想L6以“家庭场景”占据用户心智,而星纪元ET增程版因供应链管理混乱、品控不稳,销量不及竞品零头。

后续,各种因素造成或许是定价策略备受诟病,星纪元ES减配空气悬挂后仍定价21.59万元,被小米SU7、智己L6等以更强配置和品牌力碾压。



星途的营销被指“史诗级灾难”。高调发布会后缺乏持续传播,用户共创活动近乎空白,反观比亚迪汉通过长期互动维持热度。渠道端亦问题重重:经销商网络扩张缓慢(2024年仅460家,远低于鸿蒙智行近1000家),且售后推诿、维修效率低下,甚至有售后人员直言“设计缺陷无法修复”。为应对困境,星途近期合并星纪元APP以整合资源,但用户反馈显示,品牌认知度低仍是根本障碍。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多次喊出“不客气了”的豪言,但对于星途品牌来讲市场回应冷淡。汽车说刊认为,高端化需长期积累,星途亟需解决三大矛盾:质量与价格的匹配度、服务与高端定位的契合度、品牌与技术叙事的说服力。若无法扭转“修车排队”的负面印象,奇瑞的“塔尖梦”或将止步于口号。

星途的溃败折射出中国车企高端化的普遍困境,技术堆砌≠用户买单,品牌溢价≠价格虚高。当市场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竞争,奇瑞若不能以用户思维重构产品与服务,星纪元的“迷失”或将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经典反面教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