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规则已经变了,问界M8虽然预热好久了,但是关注度就是上不来,只能推迟上市。智驾平权运动的推进,让智驾不再神秘,特别是今年以来,比亚迪连续展示新技术,通过低价高配策略冲击市场,例如7.8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参数图片)搭载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对比M8的智驾技术(ADS 3.0)形成竞争压力‌。同时,华为智驾技术的独特性因L3级标准未普及而难以凸显‌智界/享界等的加入,问界的市场优势正在被瓦解。



华为与多个车企合作(如智界、享界等),导致资源分散和市场聚焦度下降。例如,智界R7凭借激光雷达和底盘技术抢占M5的市场份额,而享界S9等车型的推出进一步分割消费者注意力‌。这种“内耗”削弱了问界M8的推广效果‌,就整体市场反应来看,问界M8的上市预期反响并不热烈,消费者的关注度逐步变冷。这对于靠技术优势吸引消费者的企业而言,是灾难性的!

自今年以来,问界汽车销量下滑,2025年1-2月问界总销量4.38万辆,同比下滑42.88%。问界M8肩上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作为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SEV)新旗舰,承载着双重使命:一方面需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与特斯拉、理想、蔚来等玩家争夺份额,另一方面需验证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能力。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技术迭代加速、用户预期升级的背景下,问界M8的诞生面临着多重“焦虑”与“难度”。



就产品矩阵而言,问界M8填补的是M7和M9之间的价格带,这一区域强手如林,能否突出重围,难度很大。而且问界M8在内部产品上的“分歧”也很严重,如果价格过高,不仅会影响M9,消费者不买单,上市遇冷,就断了赛力斯的肱骨之力;如果定价过低,就会影响其堆砌的高端形象,长久而言影响品牌力。但是就笔者而言,问界M8必须是一款走量车型才能巩固赛力斯的江湖地位,所以抛弃幻想,用务实态度、实惠的价格去打赢这场关键战役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