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在湖南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这里的侗乡群众就会上山采甜藤,摘黄蒿,制作甜藤粑粑。软糯的米香混合草木清香,是侗乡群众上山劳作或祭拜先人时准备的美食。

4月1日,一大早,藕团乡康头村村民便准备好了制作甜藤粑粑的食材。对舂“咚咚”作响,鲜米与糯米浸泡5小时后,被反复舂打,舂成青绿色草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康头村村民 张德姣:我们的甜藤汁就是这个粑粑的灵魂,甜藤汁使这个粑粑更香,更甜,保存时间更久。


红豆在铁锅中煮至破口,用铁铲碾压成泥。再用铁锅干焙黄豆,等传出焦香味儿再磨粉混入白糖。两种馅料就做好了。


当原材料充分融合后,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粑粑团放在手心搓圆,放入馅料,再用三张浸泡好的粽叶进行包裹,最后用棕叶进行捆扎,一个甜藤粑粑便制作好了。


蒸足二十多分钟的甜藤粑粑出笼时,青翠粽叶已染上淡淡黄晕,掰开咬上一口,青绿色的米皮薄却有韧劲儿,裹着黄豆馅的酥香、红豆馅的甜糯,春天的滋味在舌尖化开。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