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和风拂面,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
2025年的清明节,带着它独有的宁静与庄重,悄然降临,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这句古诗便会在人们心中悄然响起。
而2025年的清明节,却因特殊原因成为“60年一遇”的一次清明节,又被赋予了更为深沉的意义。
那么,2025年的清明节为何“60年一遇”呢?
“60年一遇”的清明节
之所以说2025年清明节60年一遇,主要因为2025年的清明节是个“晚清明”,且当日又是“凶日”,同时还是个“双春闰年的清明”。
·晚清明
2025年的清明节落在公历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
根据传统习俗,如果清明节落在农历二月的话,就说明是早清明;如果清明节落在农历三月,就是晚清明。
由此,2025年的清明节属于“晚清明”。
这种时间上的推迟较为罕见,农谚有“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的说法。
预示着今年气候回暖较慢,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一点读者朋友们也需注意添衣御寒,不可过早换薄衣。
·清明“凶日”
在我国民间,有“建除十二神”的说法,人们常用此方法来择吉。
建除十二神依次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今年的清明节的交接时刻为,4月4日20时49分,这一天正对的恰好是“闭日”,代表着封闭、敛聚之意,传统上被认为是“黑道凶日”。
因此,民间有说法认为这一天的磁场较为敏感,可能会对家宅运势产生影响。
·双春闰年的清明
2025年是双春闰年,这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在农历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
同时,这一年还设有闰六月,全年长达384天。这种“双春闰月”的现象较为罕见。
因此,有些地方有“双春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其实双春年也好,闰年也罢,只是农历置正的方式,与上不上坟并无关系。
上坟“四人不去”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日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对于清明上坟这件事,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其中有4种人,就不用去上坟:
1、70岁以上的老人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在古代,70岁就属于高寿了。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70岁已属常见岁数。
但相比于年轻人,70岁也显老了不少,甚至很多七十岁的老人都有所行动不便了。
由此,上了70岁的老人最好不要去上坟了。这不是嫌弃70岁老人,也不是说70岁就不用祭祀先祖了。
而是出于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七十岁老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处于下降的状态,还容易触景生情后过度悲伤。
加之墓地通常位置比较偏远,且道路崎岖,老人前往容易发生危险。
2、10岁以下的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清明节的意义和祭祖的内涵。
在墓地这种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而到处乱跑,不仅容易发生危险,还可能打扰到其他祭拜的人。
此外,清明节的氛围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甚至留下一些不好的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