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我军在全线部署的部队总计有第4纵队3个师、第11纵队3个师,2个独立师,另外还有热河炮兵旅;第1纵队主力担负总预备队任务,其中以1个师准备塔山方向。

国民党军方面,总计有锦西、葫芦岛原来的驻军4个师;从华北增援的5个师、从山东增援的2个师,总计11个师,另有海空军一部提供支援。

双方的总兵力如此,不代表实际交战时所有的部队都上去了。

其实以10月10日到15日的核心阶段来说,我军参与阻击的主要是第4纵队的第10师、第12师。

而国民党军参与进攻的主要是第54军第8师及归属该军指挥的暂编第62师、第62军所属的第151师和第157师,以及独立第95师。

在这5个师中,前两个师为锦、葫两地的原守军,虽然战斗力不错,但之前都参加过战斗,所以实力并不完整。

而从华北过来的三个师都是整师,实力是比较完整的,尤其是独立第95师。

这个师原本也是隶属于第62军的,后来则独立存在,是当时华北部队中极少数的独立战斗单位。

该师的早期历史可追溯到马家军,不过很早就中央军化了,尤其是抗战期间主要由罗奇来指挥,所以是罗奇的基本部队。

而在东进兵团组建时,罗奇为督战官,而且罗很想在这样的大战中立功,因此其对指挥的介入程度很高。

那么作为罗奇几乎仅有的基本部队,独立第95师自然会在这样的大战中更要积极表现。

不过东北战场可不是华北战场,独立第95师在华北时连这里的我军主力都没碰上过,所以很嚣张,号称没丢过一挺机枪。

但塔山当面的可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主力,所以该部在塔山战场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比较大;比较俗称的说法是,从3个团被打成了1个团。

而根据原始资料,罗奇自己上报时称,该师所辖的第283团、第284团连、排、班长已伤亡殆尽,整理后全师战斗兵只能编成4个营。

很显然,传统的说法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资料,独立第95师的战斗兵经此一战损失可想而知。

另外独立第95师号称之前在华北战场没丢过一挺机枪,但在塔山几天的战斗后,却要求补充轻机枪100挺、重机枪30挺、冲锋枪300支,可见自动火器的损失也很大。



对于独立第95师这样的损失,罗奇感到十分痛心,因此专门向老蒋发电要求整补。

因为此时的独立第95师,已经算是中央军的二等嫡系部队了,所以兵员和装备还是可以优先补充的。

罗奇的方案是先将缩编的4个战斗营,交由司令部指挥,兵员方面则请求以第6训练处补充兵总队第1团,发补连长以下官兵先解燃眉之急;另外师部则开回平津地区,继续招兵补充。

此时是塔山之后没几天的情况,到11月初整个东进兵团全部从锦西、葫芦岛撤走,独立第95师先被海运秦皇岛,后来又到了塘沽。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整补后,独立第95师通过补充新兵以及伤愈老兵归队,又恢复到了8000人左右的实力。

根据当时独立第95师自己统计的实力数,这8000来人的具体构成如下:

师部及直属部队有官佐208人、士兵1734人;

第283团有官佐173人、士兵1817人;

第284团有官佐158人、士兵1872人;

第285团有官佐158人、士兵1871人;

全师总计有官佐697人、士兵7294人,7991人。

从这个兵力构成来看,第283团、第284团已经基本恢复到了跟第285团一样的实力,每个步兵团以及师部机关和直属队基本都是2000人上下。

这个实数虽然基本将建制恢复,但很显然还是不满编的,只能说能将基本建制填充下。

而且因为第283团、第284团的骨干损失太大,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将新兵整训到位,所以这两个团的战斗力不强。

到1949年初,塘沽之战时独立第95师就以第285团殿后,虽然塘沽守军大部撤逃,但第285团却损失了将近1000人,基本上将两个战斗营折损了;另外师部机关和其他两个团也有折损,不过损失不大。



该师南撤到上海后,编入了第75军中,这也算是后话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