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芝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艺委会委员、毕节市文联副主席、毕节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画院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2019年出版《雷俊芝书法集》。


习 草 有 感

文|雷俊芝

余学书始于楷,过渡于行,钟爱篆隶,纵情于草。自学草至今历时十四载,所临过之碑帖、于每帖所临之遍数,均无从计数矣。概言之,于章草、小草、大草皆下过功夫,上自秦汉、下至清代之草书作品皆多有抚弄。因学之多而杂,如今之草书书写状态遂形成焉。

十四年前,余负笈北上,求学于中国书法院。师兄刘涛,厦门人也,一日观余所临王铎之行书条幅,曰:“行书还好,唯其中夹杂之草书并非真正草书,仅为行书之快写而已!无味道,很不好。”余抓住此机会,少不了一番请教,对草书之临摹学习也始于此。

习草之初,自章草入,经数月,觉不合余之性情,遂改习《十七帖》。又数月,改学《书谱》……如此反复,终究兴味索然,便朝三暮四起来,一再换帖。

后因有王铎行书之基础,继而爱上其草书,恒习之者数年。又回头再习《十七帖》及《书谱》等诸帖,并怀素小草《千字文》,算是补今草之课。虽未能长期坚持与深入研习,然理解有增,收获颇多。此后,于张芝、羲献父子、王导、张旭、怀素、黄庭坚、祝允明、徐渭、傅山,并王铎等诸家,反反覆覆倒腾至今。其中不乏情有独钟者,亦不乏泛泛而过者。由是反观,余于草书之取法学习,全凭一时之兴趣耳!无任何规律可言。


余于草书之最多感触,乃草书之路,甚是艰难。

其一难在草法。草书有其自身之规矩、法则,即草法。自有草书至今日,为一代代草书家所定义,亦或是约定俗成,为后人所不可违背、偏离之根本,若有所违离,便是失法。故识草写草是学草必过之关,亦是最难之关。

其二难在笔法。章草、小草与大草,笔法虽有内在关联,然又各具特点。笔法各异乃形成草书不同风格特点之重要因素之一。诸书体之中,因草书笔法最多亦最丰富,始有草书之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此外,乃篆籀笔法之运用,尤其大草,篆籀笔法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故习草者,研习篆隶书甚为重要。

其三难在笔势。至于笔势,各书体皆有讲究,然草书更为注重。草书笔势决定着草书之气息和韵味,也决定一件草书作品格调之高下。然草书笔势又极其复杂,很难把握得恰到好处。


其四难在章法。草书章法,变化无穷。其诡谲莫测者,于大草更甚,无规可遵,无矩可循。创作之先,虽可提前构想,然真至下笔时,又是随机生发,存在较多之偶然性与不确定因素,故结果往往难以预测。

其五难在草情。草书最适宜于情感之表达,喜怒哀乐皆可寓于其中。无论是“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之怀素,还是“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之张旭,皆为情寄于草之典范。草书乃诸书体中最为抒情、最具表现力之书体,其造形之夸张,态势之奇诡,皆是建立在法则约束下之奇思妙想,又无不折射出书家之气质、胸怀及才情。无情感注入之草书作品,其品味无疑将会大打折扣。

此几点感触,相信与众多草书家有共同之处。正因草书之路艰难,学习之时,切忌盲目用功、胡涂乱抹,更忌自我陶醉、夜郎自大。最好能请教名师相助把脉,获得正确之学习方法而少走弯路。

余于草书之道,所幸受益于胡抗美、曾翔、陈加林、刘洪彪、张旭光等诸位老师之教,又得师兄唐荣、孟浩、师弟吴国雄等之时常鞭策,加上长期坚持临帖,方有些许所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余已将草书看成自己生命之另一表现形式,将不懈努力探索之。

2023年6月1日

于黔西北流沧河畔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艺术综合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书艺时空

黔艺空间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开放美育艺术专业及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艺术教育、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艺术园区运营、专题性展览、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评论、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