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师,您真的认为这块地不适合迁坟吗?"
宋远图皱着眉头,目光炯炯地盯着眼前这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者。
秦大师轻抚着花白的胡须,缓缓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宋老爷,祖坟乃是一族根基,岂能轻易动摇?您现在的家业来之不易,何必冒此风险?"
宋远图听罢,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透过敞开的窗户,望向远处起伏的青山。
那里,埋葬着宋家几代先人的骨骸,也埋藏着这个家族的荣辱兴衰。
01
这是清朝末年的一个秋日午后,江南水乡的小镇上,宋家的宅院巍然矗立。
朱红色的大门上,"宋"字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院内,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下,宋远图正与秦大师进行着这场关乎家族命运的谈话。
宋远图今年已经五十有三,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他身着一件深青色的长衫,腰间别着一块温润的玉佩,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之态。
然而,此刻的他却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宋家的发迹还要从宋远图的曾祖父宋德明说起。
那时的宋家还是镇上最穷苦的家庭之一。
宋德明勤勤恳恳,日夜操劳,却始终无法改变家境。
他和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蜗居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勉强度日。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宋德明在归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看起来疲惫不堪的老者。
老者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在路边瑟瑟发抖。
宋德明二话不说,将老者扶到自家简陋的茅草屋里,拿出仅剩的一点粗茶淡饭款待。
老者感动不已,在临走时告诉宋德明:"老夫乃是一名风水先生,虽然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可以指点你一处风水宝地,或许能为你的后代带来福缘。"
说罢,老者在宋德明的手掌上画了一幅简易的地图,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宋德明将信将疑地按照老者的指示,在镇外的一处山坡上为自己选了块墓地。
没想到,这一举动竟为宋家带来了转机。
宋德明的儿子宋立业在经商方面极有天赋,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不少财富。
他开设了一家茶叶铺子,生意蒸蒸日上。
到了宋远图这一代,宋家已经成为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
他们的宅院占地数亩,仆人成群。
宋远图更是将茶叶生意做到了外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银两进账。
然而,富贵之后的宋远图却变得愈发贪心。
他坚信,只要找到更好的风水宝地,宋家就能够更上一层楼,甚至跻身省城的富商行列。
怀着这样的想法,宋远图开始四处寻访名声在外的风水大师。
经过多方打听,宋远图终于得知镇上来了一位颇有名气的风水师秦大师。
这位秦大师据说曾为京城的达官贵人看过风水,颇受好评。
宋远图立即派人备了厚礼,亲自登门拜访。
02
秦大师的住处位于镇子边缘的一座小院内。
院子里种满了奇花异草,还有一方小池,养着几尾色彩斑斓的锦鲤。
秦大师看起来年过花甲,身材瘦削,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宋远图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秦大师,希望能请他为宋家指点迷津。
秦大师听完后,闭目沉思良久,最后郑重地说道:"宋老爷,您家的祖坟位置已经很好了,不建议再做更改。现在的家业来之不易,何必冒险呢?"
宋远图听了这话,心中颇为失望。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继续追问道:"秦大师,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改善我们家的风水吗?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愿意尝试。"
秦大师见宋远图如此执着,思索片刻后说道:"如果宋老爷执意要改变,倒是有一处地方可以考虑。不过,我必须提醒您,迁移祖坟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子孙后代的福祉。您可要三思啊!"
宋远图听了,心中暗喜。
他觉得秦大师一定是在考验自己的决心。
于是,他拍着胸脯保证道:"秦大师,只要能让宋家更加兴旺,我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还请您明示。"
秦大师见宋远图心意已决,只得叹了口气,指出了一处位于镇外的山腰。
他告诉宋远图,那里的地势优越,背山面水,或许能带来更好的运势。
但他再次强调,此举风险极大,希望宋远图三思而后行。
宋远图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不顾秦大师的再三劝阻,决定迁移祖坟。
他暗自想道,只要能让宋家更加繁荣,冒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宋远图带着一帮工人来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
天空阴沉沉的,好像随时都会下起大雨。
宋远图站在祖先的坟前,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但想到即将到来的荣华富贵,他又下定了决心。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挖开坟墓,当他们打开棺木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