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办理的一起经济犯罪案件中,当事人家属在拘留第 7 天找到我:“律师,现在请您介入还来得及吗?” 这个问题反映了刑拘期间家属最常见的困惑。我是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作为处理过多起刑事案件的律师,我将结合法律规定和真实案例,为您揭示侦查阶段律师的核心作用。


法律赋予的 “三项核心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38 条和第 39 条,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会见权、知情权和申诉权。例如 2024 年北京某挪用资金案,我在介入后立即会见当事人,发现其供述中存在对公司财务流程的误解,通过向警方提交《法律意见书》澄清事实,最终当事人未被批捕。
会见:打破信息壁垒的关键
律师有权不受监听地会见当事人,这是家属无法替代的。会见中,律师需完成三件事:

  1. 核实案情:如 2023 年深圳某诈骗案,当事人因方言问题在笔录中误签了 “认罪”,律师通过会见发现后立即申请更正;
  2. 心理疏导:被拘留者常因环境压力产生认知偏差,律师需帮助其理性陈述事实;
  3. 证据固定:记录关键细节,如不在场证明、胁迫情节等,为后续辩护铺垫。


与侦查机关的 “有效沟通”
律师可向警方了解涉嫌罪名、基本案情和强制措施理由,并提出专业意见。例如 2024 年杭州某非法经营案,我通过沟通发现涉案金额计算存在误差,促使警方重新核算,最终取保成功。
程序监督:防止权利侵害
若发现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律师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 117 条代为申诉、控告。如 2023 年上海某盗窃案,律师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当事人右臂受伤,经司法鉴定确认系非法取证,最终相关证据被排除。
取保申请的 “黄金窗口”
律师可协助申请取保候审,尤其在拘留后 7 天内提交申请成功率更高。例如 2024 年广州某帮信案,我在第 5 天提交当事人系初犯、已退赃的证据,结合认罪认罚具结书,当天即获批准。
家属常忽略的 “两个关键点”

  1. 不要轻信 “内部消息”:如 2023 年武汉某家属花费 15 万元找 “关系”,结果当事人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中介却因诈骗被判刑;
  2. 及时提供有利线索:如 2024 年成都某案件,家属提供的银行流水证明当事人无主观故意,律师据此成功说服检察院不予批捕。


总结
侦查阶段是刑事诉讼的黄金救援期,律师的作用远超 “传话”—— 通过会见核实案情、监督侦查程序、争取取保机会,为后续辩护奠定基础。记住:专业律师的介入,能让当事人避免 “冤枉拘留”,让家属告别 “信息真空”。 一旦家人被刑拘,应立即委托律师,这是对当事人最有效的保护。我是李肖峰律师,欢迎关注账号,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向我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