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十年,蒋崴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看待法律,以家国情怀实现公平公正。

业务方面,蒋崴以重大民商事和涉外业务为主。不办案子时,他经常深入社区进行公益普法,以实际行动贯彻了‘扫清门前雪、走好脚下路’的工作理念。

“做重大、疑难案件是对能力的历练,社区工作以回馈社会为主,希望方寸之地的努力可以让律师这个职业被更多人认可。”



1

程序争议和实体争议哪个更重要

2018年,蒋崴代理了一起医院建设工程案。该案自2013年调解结案后,又经历一审、二审、再审全部被驳回,最终在蒋崴的代理下实现全案翻案。

2013年,浙江某医院启动了一项建设工程,计划建造一栋15层的大楼。然而,在施工进行到第6层时,承建商因故提出违约,无法继续完成剩余工程。医院同意了承建商的请求,双方随后通过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医院承诺不再对已建部分的质量提出异议,并明确后续的维修和整改工作均由医院自行负责,与承建商无关。这一协议解决了双方的争议,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范围。

后续医院找其他承建商继续加盖,却在勘察现场后发现了重大质量问题,勘察现场的承建商表示:“我们盖不了,你这楼搞不好过几年就得塌。”

医院只好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因“一事不再理”的原则,该案在之前已经完成调解结案,按规定无法再次重审。

代理此案后,蒋崴律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深知,若无其他争议点,该案在已调解的情况下无法再次提起诉讼。

“这个案子当时已经签了调解书,按理来说医院方确实不应再追究。”蒋崴现场察看,那个大楼,肉眼可见已经倾斜了。

“地基和主体结构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谁来担责就成了疑难问题。”蒋崴律师说,在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冲突的情况下,法律如何裁决将具有指导意义。

蒋崴联合团队对调解书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找出来很多问题点。

“我们最后在翻阅程序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医院方签订调解书的人员缺少一份授权书。”蒋崴表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想到去翻阅程序卷的。

缺少的这份授权成为案件的转折点,蒋崴以程序瑕疵作为诉讼程序启动理由,得到法院认可,该案最终由最高法发回重审,为医院方争取到了应有的赔偿。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哪个更重要在我看来是一个伪命题。在实体利益受到损害时,程序的作用是规范和执行,并不是阻碍,只是我们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去推动程序。”

2

以刑事入罪化解民事纠纷

民商事案件胜诉易,执行难。如何真正解决问题对律师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对于化解民商事纠纷,蒋崴颇有心得。

2017年,吉林临江某医院通过某医疗公司向融资公司租了一批医疗设备。

这个医院是个县级公立医院,缺乏高精尖医疗人员和设备、资源。融资公司称可以由他们购买设备,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给医院使用。医生和患者由某医疗公司提供,医院只需要以营收的25%支付租金。如果不够则由医疗公司垫付。医院和融资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和提供资源的医疗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然而,合作两个月之后,医疗公司便不再继续提供医生和患者,只留下一批没人会用的设备依然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此时,医院也发现租赁设备的价格高出市场价45%,且这批设备的卖方是医疗公司,自觉受骗便不再继续支付租金,却被融资公司告上法庭。

蒋崴表示,相同情况被告的医院大概有十几家,最终的判决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支持原告,由医院承担相应费用。

该案的难点在于《合作协议》和《融资租赁合同》是两个不同的责任主体,这似乎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陷阱,掉入其中的医院就是待宰的羔羊。

“我代理此案后首先建议医院控告医疗公司合同诈骗。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设备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二是医疗公司事先并没有表明自己‘卖家’的身份。”蒋崴表示,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应暂停或驳回融资公司的起诉。

该案最终以驳回起诉告终,是同类型案件唯一驳回起诉的案例。

“站在律师的视角和当事人的视角看待案件是有‘偏差’的,如何利用偏差找到解决办法是律师最需要动脑子的事情。”蒋崴律师说,“‘以刑化民’就是典型的在偏差中实现预期结果的办法。”

3

前方路长又远,笃行不怠

在涉外业务中,蒋崴所在的北京合弘威宇律师事务所与中国-东盟中心达成常年法律顾问合作协议,蒋崴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作出重要贡献。



(左一为蒋崴)

秉持着家国情怀,在外做出优异成绩的蒋崴回到律所所在的北京椿树街道,深入社区做公益普法工作,“扫清门前雪,走好脚下路”。

多年来,合弘威宇所与椿树社区达成深度合作,严格执行每周半天的“坐班”普法,解答社区群众的法律问题并提供建议。蒋崴作为律所副主任加入其中,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群众的问题大多是鸡毛蒜皮的事,但正是这些小纠纷和困扰需要得到一些专业的建议,及时处理,避免因小失大。”蒋崴表示,律所坐班普法以来,以解决问题为主,从来没有借此代理过案件。刚开始群众对他们的工作存疑,咨询结束后发现他们真的不收费,对他们的认可就更多了几分。也正是这几分“认同”,让律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

由国到家,蒋崴在中国-东盟中心法律服务中打开了国际化视野,回到社区梳理柴米油盐;由家到国,从尺寸之地的社区普法,又加入到由北青网法治联合多家媒体发起的公益普法热线,面向全国的法律受困者,实现一对一热线咨询。蒋崴始终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力求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前方路长又远,蒋崴笃行不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