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少林寺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看起来不超过二十岁,眉宇间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质,衣着简朴,却掩不住他与生俱来的贵气。他走到菩提达摩面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弟子李无尘,愿随师傅修行,求得解脱之法。”
一、
菩提达摩抬起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在打量这个年轻人。他并未立即答应,而是问了一句:“你为何想出家?”李无尘毫不犹豫地回答:“弟子已看透红尘,世事无常,情爱皆苦。既如此,不如早早舍弃,入佛门清修。”
菩提达摩听后并未表现出惊讶或赞许,只是微微一笑,反问:“你真的看破了吗?”李无尘当即点头:“弟子心意已决。”
菩提达摩没有再多言,只是轻轻吩咐他:“既然如此,你便先在寺中住下吧。”李无尘满心喜悦,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修行的路,决定彻底割舍尘世的所有牵绊,开始与世隔绝。
然而,日复一日,他的修行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虽然每天如法修行,诵经礼佛,拜师学道,但菩提达摩始终未正式收他为弟子,也未传授任何佛法。李无尘渐渐产生了疑虑。
寺中的其他弟子纷纷称赞他悟性高,认为他定是修行的天才,而他自己也以为自己即将得到菩提达摩的传授。
然而一个月后,菩提达摩忽然对他说:“你回家一趟。”李无尘愣住了,心中充满疑惑。他好不容易决定割舍尘世,为什么现在又被要求离开?他问道:“师傅,我在这里修行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呢?”
菩提达摩平静地回答:“家中有事,需要你回去处理。”李无尘心中不解,但最终还是服从师命,打包行李,准备下山回家。每一步,他都带着满心的疑问,心想自己在少林寺的修行进展顺利,为何会突然被要求离开?难道师傅不看好他吗?他努力告诉自己,修行之路本就充满考验,自己应该耐心等待。
二、
当他走进家门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那曾经活泼开朗的未婚妻苏月娥,如今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仿佛随时会香消玉殒。李无尘瞬间愣住了,心头一震。他从未想过,自己离开修行,竟会给她带来如此大的痛苦。
苏月娥看到他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虚弱地轻声说道:“你回来了……”这句话像是一个重磅炸弹击中了李无尘的心,他一直以为自己离开红尘,彻底看破情爱,能得到解脱,但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放下的并不是真正的情爱,而是逃避。
在那一刻,李无尘的心乱如麻。他看到苏月娥因为自己离开而病重,内心充满自责。他忽然明白,自己并非已经看破了情爱,而是一直在逃避。他曾想要斩断一切尘缘,以为这样就能得到解脱,但现在,他才发现自己错了。正是这种逃避,才让他与心爱之人之间的情感更加深重。
李无尘心情复杂,难以自持。他握紧了拳头,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混乱。这时,屋外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情之一字,既是苦海,也是渡船。”李无尘猛地回头,看见菩提达摩站在门口,目光深邃,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
菩提达摩缓步走入屋内,看着病床上的苏月娥,轻声说道:“她的病,并非肉身之疾,而是心病。世间的病,很多并非由身体所生,而是由执念所生。”李无尘愣住了,焦急地问:“她能好起来吗?”
达摩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串佛珠,轻轻放在苏月娥的手中:“持此佛珠,定心安神,或许能缓解她的痛苦。”
李无尘心头一震,顿时明白了菩提达摩的话。达摩继续道出了情字的含义,让李无尘彻底明白了修行的意义,也让我们明白了念佛人应该到底面对情字,达摩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