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的时代,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游戏诱惑。无论是热门的电子竞技,还是休闲的益智类游戏,都能够在瞬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种现象让许多家长感到焦虑,似乎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在游戏面前显得微不足道。面对这一困扰,家长们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让他们在享受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多重背景,以真诚地、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解读来访者的内心与行为。从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同感来访者的感受、尊重来访者的情感,让来访者感受到安全、接纳、平等、尊重的咨询氛围,陪伴来访者一起走过迷茫低谷。
家长要理解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游戏本身是一种虚拟的娱乐方式,能够带给孩子们成就感、快乐感。尤其是在学习压力增大的初中阶段,游戏成了一种释放情绪和寻找乐趣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禁止或强硬的态度,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加沉迷于游戏中。因此,家长在沟通时应该采取理解与支持的态度。
与孩子进行开放的对话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尝试了解孩子所玩的游戏内容和玩法,分享一些共同的兴趣点,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问询孩子游戏的乐趣所在,了解他们在游戏中收获了哪些快乐与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兴趣,还能为后面合理安排时间的引导做铺垫。
当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与关心时,他们也更愿意倾听你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表。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具参与感,可以让孩子主动提出每天的学习和游戏计划。将游戏时间与学习、运动、休息等时间合理搭配,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责任感,进而自觉遵守。
制定计划时,家长可以明确各类活动的重要性。学习是孩子的主业,游戏则是辅助安排。在与孩子讨论计划时,可以适当强调游戏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适当的游戏能有效缓解压力,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作为一种奖励,享受一定的游戏时间。这种链接游戏和学习之间的机制,可以让孩子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家长也可以借助游戏的积极面,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教育类或益智类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在游戏中融入一定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类的解密游戏、逻辑推理类的冒险游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孩子意识到游戏也可以学习,便能主动调节游戏内容和时间,达到学习与游戏的良性循环。
在引导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每天的作息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休息和适度的娱乐。让孩子逐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才能保证他们有时间来适度享受游戏。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不妨适当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更有动力。
同时,家长应保持对孩子游戏时间的关注与引导,及时调查孩子的游戏内容与意识,帮助他们避免沉迷某些负面的游戏文化。游戏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度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其反应能力和战略思维。但如果过度沉迷,可能会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和代际沟通的隔阂。
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让其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奖惩机制,鼓励孩子在游戏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在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游戏时间的过程中,家长无需过多干预,便能像一个支持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建议和鼓励。http://retolud.com
许多初中生都希望获得独立与自由,游戏正是他们追求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在教育引导中,既要重视学习,也要理解游戏的价值。通过理解、对话、合理安排时间、引导选择,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乐趣,更能帮助他们在汤碗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方式,才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