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老城区的典型“大杂院”,民航社区在西安西关机场搬迁后形成特殊居住形态,存在人员结构复杂、矛盾纠纷频发等治理难题。为破解基层治理困局,民航社区警务室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警社共治、多方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出“三五十”联合调解工作法,近三年累计化解135起疑难纠纷,实现“矛盾零上交、社区零上访”的治理成效,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面对社区治理中传统调解力量单一、矛盾化解效率不足等问题,民航社区警务室创新实施“三网五步十入户”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该机制通过搭建视频监控、巡逻防控、党员服务“三张防护网”,建立纠纷排查、提前介入、矛盾化解、隐患消除、群众满意“五步闭环流程”,配套开展纠纷调解、户政服务、关爱帮扶等“十大上门服务”,形成立体化矛盾化解体系。在公园天下小区车位租赁纠纷处置中,社区民警依托该机制快速锁定矛盾焦点,联动周边小区资源48小时内落实新车位,实现涉事三方满意和解。
为深化共治格局,民航社区建成西北首个公安英模主题“暖心警务会客厅”,整合司法、公安、驻地单位等7类单位部门资源,引入街道办、社区老党员、企事业单位等7方社会力量,形成“3个7”联调机制。在劳南小区房屋租赁纠纷处置中,社区民警依托该平台联合物业、司法调解员开展“模拟法庭”调解,通过法理情融合的多元调处,成功化解历时三年的租赁纠纷,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针对突发性、群体性矛盾风险,民航社区建立“快速响应、多方协同”的应急处置机制。当某小区32名保安因欠薪集体罢工时,社区警务室立即启动联调机制,协调劳动部门、物业公司、保安代表开展“现场办公”,通过三轮协商达成工资支付方案,同步督促企业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目前,民航社区已形成“警治+自治”融合发展的治理新模式,组建退役军人巡逻队、治安协理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矛盾风险“日排查、周研判、月总结”工作机制。社区连续十年保持可防性案件零发案记录,获评省级“平安社区”称号。未来,民航社区警务室将持续深化共治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民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