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财政局聚焦涉案财物变现难问题,以市纪委监委查办案件涉案物品集中统一处置为突破口,探索推进公检法罚没物品集中统一处置,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一项闭环处置流程、一套分类处置标准、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的“三个一”工作法,切实降低涉案财物流转风险、提高处置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真正将“一库物品”,转化为“国库收益”。目前,已分两批移交政府公物仓市纪委监委查办案件涉案物品1209件,在“中拍平台”拍卖物品508件,起拍价644.2万元,成交价741.8万元,溢价97.6万元,溢价率15.2%,成交率99.2%。

一是确定一项闭环处置流程。按照“风险最低、收益最大、依法处置”的原则,联合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查办案件涉案物品移交处置工作流程》,形成“清查—评估—拍卖—缴库—备案—监督”处置流程闭环。清底数,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对照《涉案物品移交政府公物仓清单》,逐一核对移交财物,确保处置底数清晰、账实相符,并以“实物不动、清单流转”的方式,移交政府公物仓管理。变收益,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由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委托国有全资泰安诚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处置拍卖专业服务,合理估价确定底价,确保收益最大化。变现资金由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直接上缴国库。同时,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将处置结果逐件列表反馈市纪委监委。严监督,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对财物清点、鉴定估价、拍卖等各环节相互监督制约,坚决避免财物流失损毁及其他方式谋取私利。

二是设立一套分类处置标准。根据涉案物品种类多、数量大,并且部分存在易毁损、易变质、缺乏流通性等特点,按照《罚没财物管理办法》规定,制定了以公开拍卖为主,以银行或发行商回收、定向变卖、部门移交为辅的差异化处置方式。其中:酒水、手表、贵金属首饰、翡翠玉器、收藏货币、名贵保健品等6类涉案物品,主要通过公开拍卖进行处置;烟草采取定向变卖的方式进行处置;有价卡券、贵重金属及制品,由发行单位按回收价格或市场价格折扣进行回收;超过有效期、保质期及经鉴定为假冒伪劣的物品,做销毁处理。另外,对于查封、扣押的易损毁、灭失、变质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及有消费期限的卡、券,经审批后由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先行变现并存入市纪委监委涉案款专用账户。

三是形成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实施“部门协同、定期会商、正向激励、提醒督办”的罚没财物处置机制,强化统筹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明确市纪委监委定性处置、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保管、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变现职责,形成季度移交、定期处置、适时反馈、四方监督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市纪委监委、财政部门定期会商,对处置流程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提升涉案物品移交处置规范化水平。同时,以市纪委监委查办案件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全省罚没物品政府公物仓集中管理改革试点,建立正向激励、提醒督办机制,实行涉案物品存量与购买服务费用、涉案物品处置与部门预算安排“双挂钩”。涉案财物超过3年未处置的,及时向办案单位发函提醒,引导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处置力度,实现全涵盖、清存量、控增量、促规范。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