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1月19日,红方面军从枣阳新集突围之后,继续向西转进,途经七方岗、新野、邓县,在淅川以南徒涉丹江。时值晚秋,天气转凉,红军冒着寒霜冷雨,忍饥耐渴,不停地行进。

一路上,反动民团和武装土匪很多,他们占着山寨、夜里点着火把,瞎诈唬。红军也不理睬,只管向前赶路



经过10天急行军,到了鄂西北的南化塘。这里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处,比较偏僻。

红军在这里休整到第 3 天正准备展开工作,在这一带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敌人又跟踪追来,敌 44 师从东北方向压过来,扼守于花山坪、滔河一线;

敌 65 师从东面赶来;敌1师从南面包抄过来,已进至距南化塘仅10余里之七柯树地区;东南方向敌51师又扑来,占据了白桑关、黄石坪一带。

在敌人三面进逼的情况下,我军决定继续西进,经漫川关入汉中这一带,山川河谷很多。天桥河弯弯曲曲,不时挡住去路。

为了抢时间,少绕路,红军只好涉水而过,只让担架、伤病员走桥上。在二三天内,他们就接连过了 72 道河川。"72 道川,绑腿总不干。"

指战员们的绑腿湿了干,干了又湿,像紧箍咒一样越绷越紧。有的同志忍不住,干脆解下来继续行军。 我军一路翻山越岭、涉水跨涧,经东赵川、照川、直插漫川关。

当先头部队进抵漫川关山脚下不远处,发现陕军的3 个团已占领了漫川关,在这里据险扼守,堵住了我军的前进道路。

此时,敌1师已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敌65、51师两师也尾追上来;敌 42 师则经漫川关以北石窑子向南压过来。

敌人的气焰十分嚣张,妄图一举围歼我军于漫川关东康家坪至任岭 10 余公里的深山峡谷之中。形势异常危急!

面对这种险恶局势,张国焘惊惶失措,竟想让部队分散突围。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总指挥徐向前坚决主张向北面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兵力实行突围。

他说:"我们好比一块整肉,敌人一口吞不下去;如果分散,切成小块,正好被人家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总政委陈昌浩的支持下,最后决定集中突围。这一正确决策,再一次挽救了全军。

徐向前总指挥当即命令:红12师为开路先锋,在73师配合下夺路前进;红10、11 师各一部抵御南面和西面的夹击之敌。

红 12师受命后,即以34团在前面突击。11月11日拂晓,我们从康家坪沟出发,向东北方向翻山而过,准备经南坪插向竹林关。

这时,敌 44 师正从东北方向朝南摸过来,已进入南坪河谷。河谷很窄,两边净是高山陡壁。

敌人的辎重和大部队都在山谷里,只有少数先头部队顺着山坡向上爬,走在前面的是敌王金镛旅

我军是朝东北方向前进,敌人是朝西南方向走;我们顺山势由上而下,敌人则是仰面爬坡由下往上。

走着走着,在距漫川关东北约 10多公里的张家庄,两军相遇了。因为山地障碍视线,当我军发现敌人在山梁上露头时,距离已经很近了。

所以,战斗打响不是以枪声,而是以手榴弹、刺刀开始的。我 34 团一营是部队的前卫营,最先投入了战斗。

战斗一打响,方面军首长马上赶到前沿阵地。徐总指挥迅速分析、判断敌情后,果断地对全军行动作了部署。

总政委陈昌浩带着一个警卫排赶到前面,亲自率领34团2 营抢占了张家庄外沿的北山垭口右侧高地,用火力封锁住了敌人后续部队增援的途径,为全军打开了通道。

许世友

他边指挥战斗,边对同志们说:"要坚决守住这个垭口,不然全军就被堵住了。"

团长许世友交代二营营长吴世安:"你在这里听总政委指挥,叫你怎么打就怎么打,打光了也要完成任务!"说完,他又奔向一营阵地指挥战斗。

张家庄是个筜箕形的高山小盆地,两侧耸立着两座高岭,像两扇翠绿色屏风,又像两扇半掩着的大门。

庄子约有十六七户人家,一分为二住在两侧的山脚下。盆地出口处有一馒头状的小高地,像块巨大的挡门石。

无名高地南接小平地,北临山谷,高地上长满了盆口粗的松树和荆棘灌木丛。这里便是我34团狙击敌人的阵地。

左侧高岭上,由3营和团直属特务连、机枪连把守;右侧高岭,陈昌浩总政委已带2营抢占;

我一营则坚守在面对敌人最前沿的无名高地上,像把老虎钳死死掐住敌人的咽喉。我们阵地的左后方,便是全军赖以突围的唯一通道。

大家心里都明白,阵地一旦失守,全军就将被堵死在山谷里。因此,必须死守阵地,寸土不能丢。

我34团是徐向前总指挥长期带领和培育的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队。特别是在打硬仗、打恶仗时,是徐总指挥得心应手的一支部队。

团长许世友更是徐总指挥的一员爱将,他英勇顽强,特别喜欢打硬仗、恶战。这次,徐总指挥把重任交给34团,许团长又把眼睛瞪圆了,袖子卷得老高。

大家一看团长的神情,顿时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誓与阵地共存亡。部队以迅猛动作占据垭口有利地势后,我1营守卫在像鼻子尖一样伸向最前沿的无名高地。

敌人以两个旅的兵力,轮番向我们阵地进攻,一次次都被我们打了下去。有好几次,敌人凭借大树和灌木丛掩护冲到跟前,火力展不开,

我军就用手榴弹、刺刀、大刀、石头同敌人搏斗,打得敌人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战斗从早到晚,敌人在我们阵地前抛下了数百具尸体,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后来看到的敌人当日战报也不得不哀叹:"共军异常凶猛","经向匪数次猛攻,均未得手","我亦伤亡甚众,人夜仍在激战中"。

我1营守卫在前沿阵地,2营、3营、团部重机枪连、特务连和交通队在左右两侧高地上,居高临下,用重机枪压住了敌人的火力,

不仅给1营以有力的支援,同时也使我军牢牢地控制了北山垭口,把敌人的大部队死死地压在垭口下面的山谷里,像水牛掉进了枯井,干着急没办法,只好隔着大山瞎打炮。

与此同时,兄弟部队在方面军主力前进的两翼各要点上,也同合围过来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直接配合我12 师突击开路的红 73 师 219团,战斗在张家庄西北距我团数公里的龙山一带。

这是我军突围通道左侧的又一制高点,敌我双方势在必争。当219团冲上山头时,发现敌44师130旅也从山背后爬到了半山腰,离山顶只有几十米了。

团长韩金成当即指挥部队一阵冲杀,把敌人压下去了。接着,敌人又反扑上来……反反复复。由于219团奋力拼杀,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直接配合34团控制了北山垭口我军突围的通道。

经过反复冲杀,我军终于在敌人结合部撕开一条三四里宽的缺口,徐总指挥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指挥全军通过我们控制的通道向西转移,脱离了险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