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梦捷 李舒昕
“我是某消费金融公司代理人,李某的借款已逾期,我们要起诉他。”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接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起诉书。通过查询关联案件,承办法官发现李某在多家法院涉执行案件,且关联案件因无财产可供执行均已终本。当天,武昌法院向该消费金融公司寄出《预查废证明》。
“这份《预查废证明》帮我们极大节约了诉讼成本,避免对同一债务人重复立案。”该消费金融公司代理人表示。在拓宽金融纠纷非诉化解的工作思路上,武昌法院持续发力。
长江之滨,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司法为民的初心。近年来,武昌法院将赓续“首义精神”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以“法院+”为抓手,创新探索“立足审判,全过程参与、全链条衔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筑牢武昌高质量发展根基。
护劳安企“一条龙”
“血汗钱要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也落地了。”程师傅激动地握住法官的手说道。今年年初,某科技公司因运营调整,取消了在武汉的办公地点。程师傅和另外5名同事被解雇,因经济补偿问题诉至武昌法院。另外12名有类似遭遇的员工准备随时提起诉讼。由于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就“是否应该给付经济补偿”存在较大分歧,案件承办法官邀请武昌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参与调解。最终,6起案件顺利调解结案。随后,法官又与公司负责人深入沟通,促使公司参照调解结果,妥善处理了与其他12名员工的经济补偿问题。
2025年1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与工会调解员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室组织劳企双方进行调解 摄影 李舒昕
这是该院应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的典型案例。2019年8月,武昌法院在湖北省法院系统率先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按照“1个专业审判合议庭+2名工会调解员+3个专业社会调解组织”模式组建诉调团队,合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
2024年1月,武昌法院与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局、区司法局共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形成协商、调解、仲裁、审判工作合力,全面建立“146”(建设1个中心、联合4个部门、融合6项职能)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新格局。同年10月,四部门主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联合街道在武昌区“V+合伙人大厦”设立辖区首家楼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派调解员驻点办公,努力将矛盾纠纷化在楼宇、解在萌芽。2024年,该院诉前委派纠纷2.2万余件,调解成功1.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54.46%,调解成功自动履行率达98.67%。
按下解纷“加速键”
“法院调解专业且高效,为企业解决了资金压力。”近日,在武昌法院的调解室里,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握手言和。此前,某贸易公司与某集团公司就某建设工程项目先后签订采购合同,后某贸易公司拖欠货款2000余万元。某集团公司遂将其诉至法院。为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经双方同意,案件被委托至武汉市建筑行业协会进行调解,承办法官全程指导。当天,调解组织即开展沟通并记录问题症结,填写《纠纷要素表》,两天内向法院反馈情况。“清晰明确的纠纷要素是通往高效调解的金钥匙。”基于建筑行业案件的调解经验,法官提出以商业汇票的形式付款。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在7日内得以圆满化解。
早在2022年,武昌法院联合区建设局挂牌成立湖北省首个“建设领域诉调对接工作室”,并设立驻武汉建筑业协会工作站,通过“行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引导更多建筑企业实现自力救济。2024年以来,该工作室诉前调解成功建筑类纠纷36件,涉及金额达1.2亿余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55万余元,调解平均用时同比缩短20%。
同时,武昌法院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企业家座谈会、法律讲坛、大数据调研报告等形式,向企业发出预警、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从源头预防矛盾风险。
司法建议“靠前站”
随着小区公共设施收费项目日渐多元化,如何规范管理使用公共收益成为广大业主的一块“心病”。武昌法院物业审判团队法官在审理物业纠纷时发现,小区公共收益在移交、管理、使用等多个环节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为此,该院向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制发司法建议,聚焦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物业公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司法建议发出后,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摸排工作,并启动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推动物业纠纷源头化解。
近年来,典当纠纷呈现多发态势,武昌法院水果湖人民法庭法官在审判中发现,典当公司存在息费收取标准不明、自主催收责任不实、当物处置规范不足等共性问题。水果湖法庭法官反复思索、深入研判,向武汉市典当行业协会制发涉及四方面的司法建议:强化建章立制、规范经营流程、兼顾纾困帮扶、加强自律监管。不出一周,武汉市典当行业协会便给出反馈。
“我们将全力做好典当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行业自律公约,制定完善行业从业人员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回复函里,武汉市典当行业协会针对每条建议都提出细致的落实措施。一纸司法建议,成为“法院+行业协会”的“连心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金钥匙”。据统计,司法建议制发以来,该庭典当纠纷调撤率同比上升23%。
浩荡东风千万里,壮美雄关日日新。武昌法院院长邓永清表示,该院将继续坚持“如我在诉”意识,推动行业纠纷专业化解,持续提高多元解纷体系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努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5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3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