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四个月的时间不长,三万元的标的不大,却让我反复琢磨,辗转反侧。

初见:22位大娘大爷的嘱托

我第一次见到霍大娘时,她正站在执行局石阶上,仰望那棵广玉兰。“大姐,我们的钱还能要到吗?”身后传来大娘同乡的声音。霍大娘手中提着的,是同乡22人的民事调解书,用超市的购物袋装着,勒得她的手青筋显现。

霍大娘将我拉到一边:“小伙子,我们就都靠你了,这工作当年是我介绍他们干的,拿不到钱,我对不起他们。”

我接过霍大娘手中的购物袋,有些沉。

了解:调解内容没有兑现

霍大娘与同村人跟随被执行人杨某做园林绿化,几年下来,他们却没有拿到应有的报酬。霍大娘等人寻求法律援助诉至法院,经调解后,杨某应按照调解书上约定的期间给付劳务费。但履行期间届满后,杨某却并未如期履行,调解书未能兑现为辛苦钱。

我第一时间与援助律师通话了解案件情况。律师反映,开始的时候她不断催促,杨某还算守信,支付了其中一笔款项,后来再三催促也没有付款,这些钱的金额不大,但却是他们的养老钱。

调查:被执行人无偿还能力

接到案件的我第一时间展开调查。被执行人杨某凑巧是我曾经某个案件中的被执行人,同样是涉及劳务费问题,目前已经执行完毕,于是第一时间向杨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在详尽调查后,我们发现杨某的账户中近些年几乎颗粒无收。

我拨通了杨某的电话,一番沟通后,我了解到杨某正被“三角债”缠身,上家不结钱,他便没有钱发工资,劳动者诉至法院,一波接着一波的诉讼与执行让他再也支撑不起承揽工程的投入,如今正在外地某处工地打工。

与杨某本人联系、与他的家属联系、与他的工友联系,我们得出了杨某目前没有能力清偿该笔债务的判断。

转机:发现第三方到期债权

然而,在诸多得到的线索中,我们发现霍大娘等人的劳务费与杨某的某一笔债权之间存在关联。我们与该债务人孙某取得联系,杨某与孙某均承认该笔债权,但在具体金额上存在争议。我们多次希望组织杨某与债务人孙某调解,但孙某迟迟不愿露面。

冬去春来,春节临近,中国人讲究岁末债了,该案却一度陷入僵持,杨某与孙某常年不在本地,寻找起来大海捞针。

案件的转机在年后复工时,在与霍大娘的一次通话中得知,他们的其中一位同事将孙某与杨某告至了外地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大队当面约谈了孙某与杨某。我们在约谈的当天赶到,现场组织双方就债务金额的争议进行沟通,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们第一时间向孙某下达了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几天后,孙某缴纳了这笔款项。

集中发放:权益兑现成现金

考虑到老年人提款不便,我们采取了现金发放的形式。领款的那天,我在法院门口等待着他们通过安检。三月的风不冷不热,带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霍大娘第一个通过安检,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跟我闲聊起来。她指着门前的广玉兰说,这树长得真好。我抬头看去,那棵树刚好发芽。霍大娘继续说道,小伙子你可能不了解,这种花养花护花学问大得很,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树上的花就很难开得好。

我说,那不也正好象打官司嘛,你们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法律援助律师的正确引导,诉讼过程中的苦心调解,加上强制执行中的耐心调查,权益兑现才能如花期而至啊。




我们相视而笑,我如释重负。四个月的时间,案件过程并不波折,历经的程序也并不繁琐,与被执行人等的117次通话,22人共计三万余元的标的,对执行案件来说,属于常态,但对霍大娘他们来说,便是一等一的大事。

四个月的时间不长,恰好是冬去春来的时间。

供稿 | 赣榆区人民法院

编辑 | 王瑞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