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法官,跟你说个好消息,法院执行的1.2万个养殖网兜都卖了,我终于看见回头钱了。”

“多亏法院为我这事跑了两趟,考虑到老王养殖经营也确实困难,以前又都是朋友,执行费我替他出了。”

3月7日,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于学伟接到申请执行人老黄的电话,打心里替他高兴的同时,也不禁回想起几个月前执行的一幕幕……


01

抢票登岛 执行受阻


2024年12月初,于学伟一行早上6点多从大连市沙河口区出发去皮口港码头抢票,10点多坐上船,在船上晃悠了小半天,下午4点才到长海县海洋岛。

海洋岛位于长海县的东南部,是长海县最东端的岛屿之一,距离大连市区很远,在长海县也算得上是条件最艰苦、距离最偏远的岛屿,往来交通不便,出入海洋岛主要依靠轮渡。

于学伟水陆辗转来到海洋岛,是为了兑现老黄的胜诉权益。2021年1月,老黄的好友老王因为养殖场资金周转向他借了20万元,可是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老王却迟迟没能还钱。

“于法官,你亲自来了我也是没钱,这么逼我也没用,你们爱咋咋办吧。”

“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可能因为一句‘没有财产,爱咋咋办’就放弃?”于学伟干了七年的执行法官,这种话他听得多了。

“请对海域里的物品一一作出说明,如果主张是其他人的财产,必须出示证据,否则视为你的个人财产。”

“养殖用的海域使用权已进行了抵押登记,而且已被其他法院查封了。海里的扇贝是我儿子出资养殖的,不同意处置。”经核实,被执行人老王陈述属实,案件陷入了僵局。

02

挖掘线索 迎来转机


于学伟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这么大的养殖基地,难道除了扇贝就再也没有有价值的东西了?“那你讲讲扇贝养殖过程。”于是,老王从买苗说到了销售。

“养殖网兜是谁的?”于学伟问道。

问题一出,老王的眼神开始闪躲,于学伟细致的工作让老王意识到这一次是躲不过了,最终承认养殖扇贝用的网兜是他的财产。

通过走访其他养殖户,于学伟了解到养殖用的二手网兜根据新旧程度每个能卖15至30元不等,而这样的网兜老王有4万多个,这样一看偿还执行款绰绰有余。

正在于学伟觉得胜券在握的时候,养殖户告诉他,现在正是扇贝苗的养殖期,如果强制处置网兜,正在生长期的扇贝就全毁了,将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激化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于学伟思考再三,还是坐上了回大连的船。听到暂时不予执行的消息,老黄急眼了:“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他儿子的就是他的,他们为了躲债,故意逃避!”“必须马上执行网兜。”

“法院帮助你追回欠款,但也得考虑实际情况,处置网兜势必会造成扇贝苗的死亡。你放心,我已经查清了扇贝的出售时间,到时候养殖用的网兜捞上岸后,我们第一时间去执行。你让他们有钱挣,你也能要回债务,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嘛!”经过于学伟的耐心解释,老黄终于同意暂缓执行。

03

交付网兜 兑现权益


2025年1月,眼看到了扇贝收获时间,于学伟决定再次登岛执行养殖网兜。可天不遂人愿,因为天气原因,客船天天停运。于学伟比当事人还要焦急,隔一会就要打听一下明天的船讯。终于了解到有船进岛,尽管是休息日,于学伟和同事们还是早上5点就去了港口,终于买到了船票。

抵达养殖基地后,大部分网兜已经在岸上堆砌了,于学伟告知老王案件执行需要处置网兜。

“于法官,海洋岛离市内这么远,你能来两回,我知道你肯定是个负责的法官。我愿意拿网兜还债,但是恳请你帮我做做老黄的工作,再给我留一些网兜用于以后的养殖经营。”

在于学伟的调解下,老黄也不再坚持分毫不让,双方最终同意以1.2万个网兜抵偿所有债务,留下3万余个给老王用于经营。

“今天谁敢拉网兜,就先从我们身上压过去!”老王的儿子听说网兜要被拉走,聚集了近20名工人拦住了装卸用的吊车,于学伟向工人们作出解释后,工人们并没有离开的想法。

于学伟见状立即联系了沙河口区法院执行局局长范忠文,范忠文一边对现场进行远程指挥,一边将紧急情况逐级上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和属地法院。在长海县公安局和长海县人民法院帮助下,海洋岛派出所民警对工人们进行了稳控、劝导、安抚,工人陆续散去。

交付工作一直持续了十余个小时,海边的风吹得在场的民警和法官们瑟瑟发抖,但好在案件最终圆满执结,网兜全部交付,案件执行完毕。

海浪轻拍船舷,归程的航船载着执行的成果缓缓驶离海洋岛,朝着大连的方向破浪前行。湛蓝的天幕下,一群洁白的海鸟紧紧追随着航船的轨迹,清脆的啼鸣在海天之间回荡,好似在为执行圆满落幕而欢呼,又仿佛是在为法官们的坚守与担当深情送行。

来源:人民法院报

审核丨黄艳辉

编辑丨秀 姿

记者丨由 好

通讯员丨王 敏

制作丨李 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