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上毛主席成功崛起,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因素至关重要!


红军时期的毛主席英气逼人目光如炬

前文《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崛起,起决定作用的人是谁?》讲到,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能崛起,起决定作用的是周恩来。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包括遵义会议上,周恩来都给了他强有力的态度,坚决的支持,这是毛主席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的最关键因素!

此外,毛主席能在遵义会上崛起,还有一个因素鲜为人知。根据《遵义会议决议》,遵义会议后,红军由周恩来和朱德指挥,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主席是“周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表明毛主席已经进入领导核心。

1月19日,红军撤出了遵义,走到了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博古结束了他的中共中央负总责的职务,由张闻天接替他挑起了这副担子。周恩来曾回忆,遵义会议结束后,博古再继续当领导是困难的,因为已经没有人服他了,本来,当时理所当然是要归毛主席接手。

由毛主席接手,这本来是众望所归。但毛主席提出,应该让张闻天做一个时期,毛主席坚持这个主张,最终也说服了大家,于是就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成为中共中央负总责。权力交接的时间是1935年2月5日,此时距离遵义会议结束已有半个多月。

在交权的问题上,博古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当时凯丰一再告诉他,不能把中央的权交出去!但博古没有听他的,博古说应该服从集体的决定。于是博古把象征权力的几副装有中央重要文件、记录、印章的担子交给了张闻天,博古结束了长达三年四个月的负总责职位。

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负总责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由他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2月6日至8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扎西会议”。2月8日,通过《遵义会议决议》。至此,遵义会议才算最终落幕。《遵义会议决议》,才是遵义会议的精髓。

《遵义会议决议》共有14节,1.3万余字,是根据张闻天的反报告提纲写成的,而张闻天的反报告又是以毛主席的思想为核心的。这份决议太长,不便以电报的方式发往各处,张闻天把它改成遵义会议传达提纲,再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发往各处。

在遵义会议中,毛主席展现了他极为高明的斗争策略,根据他的意见,《遵义会议决议》中,特地写了一句话:“一年半反‘围剿’的困苦斗争证明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句话肯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政治路线是正确的,极大地减小了遵义会议的阻力。

遵义会议是一次政治局的扩大会议,要想否定一次中共中央全会的政治路线,难度极大,而且也不符合组织手续。所以毛主席极为智慧地把遵义会议的核心放在军事路线的讨论上,批判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把他们轰下台,就达到了否定王明路线的目的。

《遵义会议决议》通过之后就开始向基层传达,在传达时又体现了毛主席的高明斗争策略:在支部讨论时,明确点出李德的名字;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中,才宣布博古的名字,因为博古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把博古和李德区分开来,这是极为高明的斗争策略。

2月10日,张闻天向团以上干部传达《遵义会议决议》,就连高级干部李维汉也是到此时才知道了遵义会议的情况。李维汉在发言中表示完全拥护遵义会议的决议,并且不点名地批评了凯丰对遵义会议的错误态度。凯丰站起来说,谁正确,谁错误,走着瞧!


二渡赤水(油画)

凯丰在长征途中,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以博古为首的中央领导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如何如何正确,并且一再强调客观困难——由蒋介石亲自指挥,又有德国高级顾问,兵力多达100万,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却不提战略方向和军事指挥的错误。

直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传达了多次以后,凯丰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诚恳地上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根据《遵义会议决议》,五位常委进行分工,毛主席是“周恩来同志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军事最高首长是朱德和周恩来,最后拍板决定的人是周恩来。

这就意味着毛主席恢复了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虽然这个时候还不是最高指挥权。朱德和毛主席过去是“老搭档”,而周恩来历来都非常尊重毛主席,尤其赏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虽然毛主席是“周恩来同志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实际上他已经成为红军主帅。

到此时,毛主席已经被压抑了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终于能够再次指挥红军,可以想象,他内心有多迫切希望,在他的指挥下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谁知道,他复出后第一仗就指挥失误,使得他的呼声迅速跌落下来。他复出后第一仗失败的原因是,求胜心切和情报错误。

根据情报,驻守在土城的是臭名昭著的“双枪军”黔军。一交上火,才发现敌军火力极强,而且人马众多。这时才获得准确情报,敌军是川军而不是黔军,而且兵力过万。当时,毛主席的计划是,打入四川,与张国焘的第四方面军会合,却没想到遭遇了战斗力彪悍的川军。

1956年9月,毛主席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历数他犯的错,特意提及土城战役,说,“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失败了”。毛主席当即决定进军方向改为向西,进入云南扎西,并举行了扎西会议。但此战失利,使他的威信受到影响。

毛主席在扎西会议上提出“回兵黔北”的方针,因为黔军好打、黔北空虚,大家都接受了他的主张。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二渡赤水,歼灭黔军王家烈的8个团,再次攻占遵义城,又痛击敌军吴奇伟的增援部队,共歼敌20个团,获得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