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调整心态,走出抑郁》专栏的第45章,要想走出抑郁,首先要调整心态。

我们说了,孩子能否走出抑郁的关键,是他们的心态。

只有孩子的心态好了,变得积极乐观了,他们才能行动起来,然后才会配合治疗,最终他们也才能走出抑郁。否则如果孩子的心态一直消极悲观,什么都不想做,那孩子靠什么走出抑郁呢?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在抑郁后,即使我们父母在努力的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孩子自己也懂得很多道理,知道自己的心态、情绪是不对的,他们也在积极的调整自己,但是孩子却依然很难摆脱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

那为什么改变心态如此困难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比起好的情绪,大脑更喜欢熟悉的情绪。

因为我们的心态是受情绪影响的,而我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情绪习惯,这个情绪习惯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种本能,那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遵循本能行事。

即使是好的情绪,只要这个情绪与我们的情绪习惯不符,我们也不会采用的。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比如说一个比较消极悲观的人中了彩票,那这个人肯定会很开心,但他开心也就是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后,他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中,还是会继续消极悲观的。

同样的,哪怕一个人积极乐观的人遭受了重大的灾难,比如说出了车祸,丢了一条腿。可能一开始这个人会变得特别消极悲观,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人又会变得积极乐观,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还有一个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的案例,就是一个女的总是被丈夫家庭暴力,然后她遇到一个公认的老好人,对人特别耐心,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女人这次再也不会受到家暴了,但是最终却让人大跌眼镜,她再一次被家暴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个女的已经养成了不信任男人,觉得每个男的都是渣男,都会家暴的认知,而男人的好都是假装的,基于这样的认知,她就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情绪习惯。

当丈夫对她好时,她反而就不习惯,就总是给丈夫挑毛病,折磨丈夫,最终当丈夫受不了时,她就会对丈夫喊:果然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渣男,你是不是还想打我啊?打呀!

最终丈夫忍无可忍,就真的家暴了。

看到了吗?别人对她的好,她反而不适应,她还是习惯别人对她坏。只有当别人继续对她坏时,她才会心安。

这就是长期形成的情绪习惯对人的影响。

那人为什么会形成稳定的情绪习惯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原理,那就是大脑并不是下意识的选择对我们有利的东西,而是竭尽全力维持我们已经熟悉的状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