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的最后一天,除“新书特别介绍”外,我们还会为您奉上一份果麦当月新书全书目。
书目会收录本月所有已经正式上市的果麦新书,并附上简介。
愿你喜欢这些更多的”价值和美“。
.1
《大河源》
阿来 著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
《尘埃落定》作者阿来,一路追溯黄河源头,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历史和地质变幻的深处,为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明唤醒记忆、接续血脉。
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气并未妨碍他的观察和思考,他用诗性语言记述了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探究了这片大地的文化记忆,以大倍率特写了这里的人。
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阿来笔下,我们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样貌,重新感知她的体温和心跳。
本书不但是联结母亲与儿女的文字纽带,也是反思自然与人关系的自然随笔巨著。
.2
《泽塔奥特曼:立体翻翻书》
[日]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 原著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一本专为奥迷打造的奥特曼立体翻翻书,以深受奥迷们喜爱的泽塔奥特曼为主题,以立体纸艺和翻翻书为主要展现形式。故事讲述了赛罗奥特曼的徒弟泽塔奥特曼为收集奥特勋章、防止恶徒利用恶魔碎片破坏宇宙和平而在地球上与热血青年夏川遥辉并肩战斗的冒险旅程!
.3
《尼格尔的树叶:托尔金奇幻故事集》
[英]J.R.R托尔金 著 刘勇军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托尔金经典中篇故事集,收录《罗弗兰登》《哈姆村农夫贾尔斯》《大伍屯的铁匠》《尼格尔的树叶》,以及诗集《汤姆·邦巴迪尔历险记》。其中《尼格尔的树叶》一篇带有自传色彩,代表着托尔金自己的“内心之书”和艺术的源泉。孕育了《霍比特人》《魔戒》等作品:巨人、火龙、骑士、巫师、法术对决、精灵、公主、仙界、霍比特人………“托尔金奇幻宇宙”中的元素纷纷登场。走进托尔金的奇幻世界,先读《尼格尔的树叶》!
.4
《人间食粮》
[法]安德烈·纪德 著 陈阳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人间食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97年出版的一本散文体小说。以“导师”向“弟子”传道的口吻写成,通过一系列散文诗式的段落,向读者讲述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书中没有具体故事情节,更多的是一种哲学与情感的宣泄,核心内容围绕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感官体验的赞颂展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本书迅速走红,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枕边书,影响了好几代人,被奉为“不安一代人的《圣经》”。
它提倡抛弃禁锢人性的束缚,追求个人的自由、感官的享受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想与当前社会环境中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高度契合,能够给他们提供摆脱压抑、寻找自我解放的精神指引。
.5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美]艾瑞克·伯恩 著 杨立华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人间游戏》是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的经典著作,首次出版于1964年,奠定了沟通分析理论(TA)的基础。书中提出,人们在日常互动中会无意识地参与“心理游戏”——即重复的、带有隐藏动机的行为模式,这些游戏往往源于童年未解决的情感需求,并导致负面情绪和关系冲突。伯恩通过“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解析了这些游戏的运作机制,例如“你为什么不—是啊,但是““要不是你”等常见游戏。他揭示了这些游戏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并鼓励读者通过觉察自我状态、打破游戏模式,实现更健康、真诚的沟通。这本书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是心理学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6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英]伯特兰·罗素 著 靳婷婷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罗素是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被誉为“世纪先知”;在哲学以外的诸多领域都有建树,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20世纪西方影响力蕞大的社会活动家之一,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曾来到中国讲学,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与社会改革影响深远。
罗素以98岁高龄辞世,他在《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中完整回顾了自己的百岁人生。“有三种感情,单纯而热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故事围绕着支撑他生命之舟的三种动力而徐徐展开。
罗素的一生是理性与激情的完美融合:取得显赫的地位,攀上智识的巅峰,拥有情感的至乐,也经历牢狱之灾,最终可谓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阅读《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我们得以走进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志向和抉择,懂得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英双语版》
[美]JD.塞林格 著 孙仲旭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刺头少年霍尔顿因4门功课不及格被中学开除,他逃向纽约街头,流浪了三天两夜,混迹于旅馆、酒吧、陌生人、女郎之间,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成人世界。
却发现:TA们一边谎话连篇、浅薄庸俗、精神贫瘠,一边用傲慢伪装自己,用拜金填补空虚。
他厌恶成人世界的“规矩与设定”,在窒息逃避和被动融入中,陷入了焦虑与迷失。
于是,他开始寻找心中的麦田…
.8
《你们聊,我听听》
[日]岸见一郎 著 夏言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有办法能摆脱讨好型人格吗?
我想攒钱,又不想太吃苦,有没有什么办法?
一想到老了还要上班我就很烦躁。
长假后第一天太痛苦了!
我领导整天对我挑三拣四的真受不了!
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有没有分手的诀窍?
性无能有办法治好吗?
2017年起,无数网友向岸见一郎寻求帮助,他们的问题直白而尖锐:不想工作、没钱、一事无成、延迟退休、暴躁的领导、傲慢的同事、老去的年岁、无望的恋情……岸见一郎针对他们的问题作出分析,提供建议,并从中选取了30个高频问题集结成册,也就是这本书。
东亚共通的忙碌与焦虑,老龄化国民早已面对的惶恐和担忧,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这不是一本你要从头看到尾的书,你需要找到你的问题,才能理解之后的答案。
.9
《煤气灯效应》
[美]罗宾·斯特恩 著 郑文文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煤气灯效应作为一种情感虐待和控制的手段,其操控者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伴侣或恋人、老板或同事、父母或兄弟姐妹。它利用的是我们心中最深层的恐惧、最焦虑的念头,以及最渴望被理解、欣赏和爱的愿望,不断瓦解一个人的自尊,即便是最自信的人也逃不过它的魔掌。
罗宾·斯特恩博士所著的《煤气灯效应》是关于本概念的经典心理学著作,帮助无数的读者找回了自尊。无论是你,还是某个你认识的人正在煤气灯操控中苦苦挣扎,这本书都能够帮助你不断反思、重新梳理并调整这段关系,或者彻底结束。同时,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有能力、有权利改变这一切,重获新生,拥有更加美好的亲密关系。
.10
《写好短剧》
查理 著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写好短剧》是著名编剧查理老师编写的“实战派“编剧指南,从故事设计到创作技巧,从结构搭建到案例分析,从模板秘籍到商业实战,从基础知识到进阶提高,带你从零基础走向职业编剧。
查理老师,本名曹小林,著名编剧、制片人、监制、讲师、投资人,影视行业从业17年。热播剧《爱情公寓》主创,开心麻花资深编剧,新片场影业文学总监。为影视行业培养创作人才影视机构特约讲师、顾问。
《写好短剧》区别干学院派和速成派的编剧教学,是真正的实战派,从零基础讲起,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多阶段设计,全部是纯纯的干货可实操内容,非常好学,学了就会,会了就能用。
这套编剧课是故事、编剧领域最优质的课程内容,受众也是最泛的,并且受到了行业内外用户的一致顶尖好评。其中的短剧课部分是查理老师精心打造的重磅短剧课。从认知、创作到实际制作,千货满满内容权威,涵盖几乎所有短剧创作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以及短剧市场分析、短剧剧本的创作和商业对接的注意事项,打造“一站式”学习模式。
适合人群: 编剧小白、编剧爱好者、斜杠青年想以编剧为副业增加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想提升自己的创作技能等。
.11
《中国古典文学讲义》
骆玉明 著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从《春秋》、诸子百家、《史记》到明清小品,从元曲、杂剧、志怪传奇到白话小说,横跨两千五百年的时空,让我们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回归诗意的精神世界。
我们进入中国文学的世界,在语言所构拟的空间投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体验前人的希望与失望,快乐与忧伤,体味前人伟大的艺术创造,理解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生命得以展开,变得宏大而美好;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了解人类文化的基点。
.12
《基础养育法》
[韩]池罗英 著 谢恭霓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本书作者池罗英是韩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曾担任儿科精神病学教授。她在书中提出了“做好基础的事,孩子就会好好长大”的观点,养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做更多,而是做更少,抓好关键要素,就能事半功倍,培养出适应未来、具有自主性的孩子。
.13
《沧城》
阿措 著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沧城》是阿措原创的首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沧城,一座云南横断山脉褶皱中的小城,曾经的滇西北粮仓、茶马古道重镇,充斥着来自中原的儒家文化和边地神秘的乡野民俗。书中流露着滇西北群山间独特气息与小县城市井烟火。
沧城出了一件大事,仙婆子死了。大家奔走相告,而“我”童年的鬼魅幻梦就此醒来。《沧城》也正是从这位真假难辨的神婆之死,引出滇西北小县城里的芸芸众生——一辈子不婚的“斋姑娘”,为了家庭生计独自走马帮的“女赶马”…这些女人没有被生活赋予选择,却用强悍的生命力,为自己谋求一份生路。
青年作家阿措打捞着沧城这座西南小城的民间传说,呈现着女人们的生与死、爱与痛,以不落窠臼的叙事、赤诚而热烈的声音,向我们讲述了命运的荒诞奇诡与真实酷烈。尤其是,当“水仙”被掳去荒蛮的山野,当土匪的伢子,父亲去世时要她活下去。如何活?——跟天学。
天让你活,你就活。从姑娘到神婆,从山匪荒野到故里小城,她的一生在绝望中开出生命之花。这种原生野性、永不止息的生命力,正是我们当下需要的精神药方。
.14
《她弥留之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作 赵璞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她弥留之际》是波伏瓦关于母亲与母女关系的回忆录。
接到母亲摔伤的消息,波伏瓦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骨折,但意外发现的癌症却在几周内迅速夺走了母亲。在无尽的内疚与哀伤中,波伏瓦记录下母女间最后的时光,其中也穿插了对母亲一生的追忆和对母女关系的反思。
在波伏瓦眼里,母亲谦卑又自大,强悍亦脆弱,为婚姻和家庭牺牲自我,又无法放弃对女儿的掌控与入侵。她曾对母亲厌恶恐惧,但如今面对病床上这个垂死的老妇人,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悲悯深沉的爱。在本书中,她罕有地展露柔软内核,但视角依然锋利,透过私人经验,她对女性地位、临终伦理等社会问题的反思亦发人深省。
通过这部充满痛苦、柔情、遗憾和矛盾的作品,波伏瓦将引领我们重新理解衰老、死亡、生命和爱的意义。
.15
《不上班这几年》
阿彬 著绘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百万粉丝漫画博主阿彬新作!一本生活方式漫画,送给不想上班的打工人。
上班不是唯一的选择,但不上班也要做好准备!
阿彬在书中讲述自己从被裁员到成为自由漫画博主的故事,分享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对比上班和自由职业生活的不同,总结自由职业在财务、社交等方面要面临的风险和要做的准备。
这本书有故事,有情绪,有干货,全面展示了不上班的生活方式,帮助不想上班的人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帮助被迫失业的人走出焦虑,启发年轻人探寻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16
《痴语》
[日]芥川龙之介 著 陈德文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日本文学鬼才芥川龙之介洞悉人性与人生的清醒之书。
*芥川的人生终章,以“痴人痴语”,借助碎片式的短句,表达其思想的灵光。
*关于人生,他说:“为了使人生幸福,需要喜爱日常琐事。”关于人性,他说:“一切社交都理所当然地需要虚伪。“关于作家,他说:“莫泊桑像冰,有时也像冰糖。”
*日语文学翻译家陈德文新译,杖朝之年,笔耕不辍,倾情呈现芥川通透的人生感悟。
*收录作家遗稿《某傻子的一生》,芥川给自己写的人生小传,以及遗书《给旧友的信》,深入作家的精神世界。
*精装小开本,精致双封面,封面特种纸,印金工艺,内文80g胶板纸印刷,文艺轻巧,通勤好物。
.17
《阿甘正传:中英双语版》
[美]温斯顿·葛鲁姆 著 赵文伟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本书是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小说原著。
阿甘是常人眼中的笨蛋,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先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阿甘获得先后两任美国总统的接见和授勋,还出访中国,甚至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
.18
《成为妈妈的你还好吗?》
[法]苏菲·安德里安森 著 [法]马修 绘 朱坤荣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来自法国作家苏菲·安德里安森和漫画家马修。苏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主人公玛蒂尔达生下女儿佐伊后因痛苦和自我怀疑而陷入产后抑郁的故事。
分娩后,玛蒂尔达既感到无法胜任母亲的职责,又因身体疼痛、身材变形而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但在丈夫、家人、朋友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下,她重新建立起母亲的身份认同,也恢复了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终于意识到,做母亲是一段不断学习的旅程,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完美,每个人都只能全力以赴。
.19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
[美]艾莉·布罗什 著 孙璐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这是一本自传式漫画散文集,通过17个小故事,讲述作者艾莉从小到大发生的各种搞笑的、难过的和困惑的事。在写这本书时,艾莉的生活遭遇了许多“完蛋”时刻,比如离婚、被误诊癌症、妹妹去世,生活的暴击让她不断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该如何面对?这也是这本书中不断探索的主题。
“有时候,你只能继续往前走,祈祷自己最终能找到一丁点道理。”艾莉就是这样,在经历无数个以为会完蛋的瞬间之后,还是勇敢地往前走着!
狂野怪诞的画风,孩子气的坦率文字,加上剂量充足的真实,让人大笑,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描画出人性共通的复杂情绪。看着看着,你会惊呼:“我也是啊!”
.20
《我妈已经三天没有打我了》
老杨的猫头鹰 著 Jinji与舟 绘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发疯文学”和“躺平文学”的现象背后,是当下年轻人背负很大压力的社会现状。作为心理励志类书籍的作家,老杨的猫头鹰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世界很喧嚣,做自己就好》等作品中总是以反焦虑反内卷的文字获得读者们的共情。
为了更好地帮助年轻人释放压力,他将生活里的爆笑日常画成一个个小漫画,创作出《我妈已经三天没有打我了》这本为解压而生的漫画集,以暖萌的画风和搞笑的对话,记录日常生活不完美但可爱的时刻。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不晚的灰色小猫,他有着奇怪的脑回路,总在妈妈的雷区蹦跶。充分展现着小孩子的不乖、爱捣蛋,甚至欠揍的天性,但也正因为他特有的懵懂,让这一切看起来都显得十分可爱与搞笑。而每一个都曾是小朋友的我们,也能够在这些“蠢事”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甚至学到和生活相处的方法:不跟不讲理的人讲道理,不和没规矩的人讲规矩,不与缺教养的人比教养。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够在高压的生活中,通过轻快的阅读卸下心理负担,获得继续生活的能量。
.21
《克苏鲁神话Ⅵ》
[美]H.P.洛夫克拉夫特 著 姚向辉 译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本书
本书是《克苏鲁神话》系列的第6卷,收录了6个中短篇,为整个系列画上了句号。
《穿过银钥匙之门》是一个有关时间轮回的故事,难以相信这个故事竟然写于1933年。主人公伦道夫·卡特在晚年通过银钥匙打开了穿越次元之门,与宇宙中不同次元的种族比如“古老者”对话,终于回到了自己的9岁,拿到了银钥匙,形成闭环,回到原本的世界。到了这本选集,“克苏鲁”已经不仅仅是恐怖的象征,而是作者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阐释,也明显能看到他对后世许多文学作品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