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书中的旅程。

当看到网络上越发情绪化、激烈的争论,面对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时,你是否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会用仇恨、漠视对待彼此?当热议话题一个个登上社交网络时,你观察过这些话题怎样影响你的心绪吗?你是否想过在一个地方重启生活,变成观察者,变成出租车司机,变成离群索居的岛民,去真正地生活?你是否想过女性书写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要,而每一位女性作为个体的视角,又那样不同……

在这份书单里,或许你会找到蛛丝马迹。


非虚构类


[美]克里斯·贝尔 著,李坤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潮汐Tides,2024-3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

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韩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3

《诗人的诞生》

本书是当代先锋诗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四十年诗歌创作实践与思考的纪录,根据其教授四位学生写作诗歌的课程录音增补修订而成,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操作性,是一本指导诗歌写作的“战地手册”,也是一部展现当代诗歌的“导游地图”。书中内容涉及诗歌观念、诗歌流派、诗歌理论等诸多方面的讲解,但更多是立足于对学生创作文本的分析、对共性及个性问题的答疑探讨。其中可实践应用的创作方法,为热爱诗歌、渴望了解诗歌、学习及提升诗歌写作的人提供了直接可感的材料。


[英]马修·威廉斯 著,姜伟 译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2024-3

《从偏见到仇恨》

我们如何理解仇恨?偏见与仇恨之间有多远的距离?全世界范围内恶性事件频发,从言论到行动,那些极端主义者肆意宣泄自己的愤懑,对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什么激发他们心生恶念,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将恶意付诸行动?作为一名专业的犯罪学家,也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作者马修·威廉斯教授对仇恨犯罪有着20年的深入研究。在这本书里,他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了偏见和仇恨形成的深层原因,深度剖析了偏见和仇恨交集的“临界点”和“引爆点”,为我们阐释了偏见思想如何演变为仇恨行为,触发事件又是如何影响仇恨的消长,网络如何激化仇恨暴力行为的增长,如何分析及有效地预防等,让读者深入了解极端社会事件背后的逻辑。


黑桃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2024-3

《我在上海开出租》

在素人写作者黑桃笔下,上海就是一辆巨大的出租车,在这个流动舞台上每天都有即兴演出。《我在上海开出租》是一部被誉为出租车版《深夜食堂》的非虚构作品。作者详实记述自己在上海开出租车时的所见所闻,穿插着出租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与行业状况,还点缀了对上海的城市风貌、历史切片的描写。


[美]保利娜·布伦 著,何雨珈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2024-3

《巴比松大饭店:自由女性的传奇之地》

欢迎来到巴比松大饭店。20世纪20年代,大批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年轻女性涌入纽约,以女性住客为主的公寓式酒店风靡一时。其中,真正让全美国浮想联翩的,是巴比松大饭店。这里满是充满抱负的年轻演员、模特、艺术家和作家,她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渴望在纽约声名鹊起。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在巴比松度过了十年时光,“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莫莉·布朗在这里唱起最后的咏叹调,作家琼·狄迪恩的写作在这里起步,演员格蕾丝·凯利也在这里起舞。《巴比松大饭店》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女性群像,也记录了一段辉煌的女性发展史。历史学家布伦带我们回到20世纪的纽约,见证一段鲜为人知的迷人历史。


[德]赫尔穆特·舍克 著,谭淦 译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4-3

《嫉妒与社会》

聚焦嫉妒与社会,本书作者将历史作为研究嫉妒的实验室,从语言中的俗语、原始部落的习俗、古希腊的悲剧、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到嫉妒对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带我们穿越嫉妒之地。通过描绘一幅欲望与禁忌的画卷,作者明确了嫉妒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作为一种符合人类进化的基本心理特性,嫉妒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又会对社会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阻碍,试图通过消除一切差别建立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作为嫉妒的社会学研究经典之作,本书被视为研究现代社会的前奏,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兴起的当下,为收入差异、阶级跃迁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治疗的开端


[英]汉弗莱·卡彭特 著,牧冬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4-3

《托尔金传》

J.R.R.托尔金,现代奇幻之父,《霍比特人》《魔戒》的孕育者,中洲世界的缔造者。托尔金幼年失去双亲、寄人篱下;少年与初恋被迫分离又重聚;青年在“一战”战场经历九死一生,失去人生知己……战后,他把所有对母亲、对妻子、对失落的家园、对挚友未竟理想的爱与激情,都倾注在对中洲世界的想象与描绘里。汉弗莱·卡彭特采用朴素的线性叙事,让托尔金日复一日的“静”,成为栩栩如生的“动”。他是唯一见过、采访过托尔金本人的传记作者;他能不受限制地查阅托尔金家族文献;他与多位托尔金的亲友交谈;他对托尔金满怀爱意,又保持着批判性距离。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 [美]苏珊·古芭 著,张艳/许敏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4-3

《依然疯狂:女性作家与女性主义想象

在开创性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出版40年后,吉尔伯特和古芭再度合作,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者,讲述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故事。与19世纪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不同,她们的写作状态更为自由,她们的表达更为直接犀利。书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美国现代女权运动之母贝蒂·弗里丹,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阿德里安·里奇,美国的文化偶像苏珊·桑塔格、琼·狄迪恩,作家勒古恩、阿特伍德、托尼·莫里森,等等。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史,作者考察了相关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全面展示了70年来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历程,以及与抗争一同延续至今的厌女文化。


库索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2024-3

《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

“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想要逃跑的时候,他们总是去离岛喘一口气。”作家库索历时三年,独自走访了日本最为偏僻的数个小岛,切入岛国鲜为人知的边缘地带。五岛、佐渡、隐岐……在库索的视角和笔下,离岛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和可能性,但也面临严峻的现实:这里没有超市、便利店、医院或任何娱乐设施,少子化和高龄化现象空前严重,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性别歧视、传统文化与艺术无以为继……耕田捕鱼的原住民为生计所困,只能奋力逃离。但意外地,她又看到很多崭新的气象:为日本人定制旅行的年轻美国亚裔,拜师学艺、移住小岛四十余年的加拿大老先生,从零开始种植葡萄的法国金牌酿酒师夫妇,毕业于东京名校、拒绝高薪offer的80后爸爸,带领非遗传统艺术重获新生的庶民表演者……在刚刚过去的、充满“错位感”与不可思议的三年里,他们活出了我们不敢过的人生。


[英]马克·费舍 著,王立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2024-3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这是一本“令人不安”的小书,一部以身入局、面向当下的反思性著作。从学生“倦怠无聊的脸上”,费舍发现作为数字切片的年轻一代,在娱乐矩阵中沉迷上瘾。在电视综艺中,他发现了遵循享乐原则的媒体,正如投喂我们的保姆,它只告诉观众“感觉和情绪”,媒体场上充斥着自我中心者……本书一出版,与在媒体遇冷形成剧烈反差的是,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热议,成为青年一代的口袋书。它非建构性大文本,与宏大的理论叙事格格不入,却对“现行社会经济秩序”来了直击入心的一剑击杀。它由一组关于社会文化的观察性描述、个人反思和回忆组成,将社会观察与流行文化结合,诊断社会情绪和时代问题。


虚构类


苍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4-3

《我曾是一名饲养员

这是一部独特的纪实小说作品集。人气网络作家“杀心成焚”化身“苍海”,游走在虚实之间,以15篇动物与人的生存故事,写尽平凡世界中的残酷与温情。小说集的主角老陈曾是一名饲养员,早些年还有过一段流浪经历。他为秃毛黑熊涂药膏、与抑郁的胖狼共眠、喂重伤的单腿兔子苜蓿草、在死冷的冬天掏垃圾箱、住进满地碎石的废弃民房……东北的大雪和寒夜、受难的动物、被欺凌的弱小人群......尽管这块土地是如此凛冽,但人与人、人与动物互相救助,依然给彼此带来温暖和救赎,用义气与活下去的勇气,书写荡气回肠的东北故事。


童末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3


《大地中心的人

几个世纪以来,驷匹尕伙的山岭中,高山的牧场和广袤的森林中,鹰巢一样的房屋里,火塘边,生活着这些自称“诺苏”的黑色的人类。他们把自己叫作“大地中心的人”。20世纪30年代,大凉山,一位名为“铁哈”的奴隶决定出逃。从驷匹尕伙到山棱岗,他见证着山地与世界的不断下沉。“守护者”恩札在清醒与浑噩的轮回中逐渐迷失,贪婪的俄切在不断掠夺,“兹莫女儿”被迫带着“希望”走进德布洛莫,想唤起山地的新生……孜孜尼乍的故事不是历史,但它会成为历史的母亲。


萧耳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3


《望海潮

这是一部女性从迷失自我到重建自我的个人精神成长史。三个故事,三个主场,多重考验。一次次欣喜与落寞交织,主角何朵朵在命运的峰尖与谷底之间穿梭,在善恶边界拉扯,迷失在欲望和金钱的追逐中……最终,她转动命运的齿轮,从漂泊与沉沦中归来,在海边那间客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以及丰沛的自我。所谓“望海潮”,是只有经历风暴后,才能获得生活的饱满与宁静。今后山野尽望,四下皆是奔腾的江。


苏生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2024-3


《夜奔

长篇小说《夜奔》是一部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史诗,是四代女性京剧艺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心灵史和生命之书,更是传统中国文化筋骨在80年世代变迁中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小说以武生剧目中极具难度的一出独角戏“林冲夜奔”作为题眼,故事以1940年代到当下,从中国到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巨变作为背景,围绕着女武生这一戏曲舞台上少人知晓的存在而展开,通过四代女艺人对艺术境界和人生道路的不同追求,把个体命运、家国历史、和对艺术巅峰的探索,融为一体。《夜奔》首次以75万字的宏大体量,从女性角度重述了戏曲艺术台前幕后的精美绝伦与艰难险阻。苏生以雄健的笔调,极具传统中国之美的语言,书写了几代女性在时代浪潮中的自我生命觉醒和各不相同的人生选择。


张欣著 花城出版社,2024-3


《如风似璧

如封似闭,吴式太极拳第九式,马步、收手后再推出,如同广府人的低调、隐忍、力道。彼时的广州城,繁花着锦之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看似纸醉金迷,留给普通人的道路却狭小而昏暗,更何况是家庭中的女性。作家着力塑造了时代剧变中的三位平凡女性,她们凭借智慧与韧性在时代的缝隙中求生存,如风中玉佩,有风之凛冽,又有玉之圆润。


[韩]千先兰/朴海蔚/朴文映/吴定妍/李卢卡 著,薛舟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3


《我们决定离开这颗星球

我们决定离开这颗星球》是由韩国作家千先兰、朴海蔚、朴文映、吴定妍和李卢卡联袂推出的科幻小说集。它也是一部集中展示韩国女性科幻作家创作成果的佳作。五篇小说文体或梦幻,或现实,或温暖,但都紧扣现实,从不同视角透示出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战争、暴力、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作家们摆脱了以地球和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维,不囿于传统叙事框架,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外太空的想象力有机结合,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观感。


[奥]玛尔伦·豪斯霍费尔 著,钟皓楠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3


《隐墙

与表姐夫妇一起在山中小屋度假的“我”,第二天发现表姐夫妇神秘失踪,而“我”自己却被一道隐形的墙壁所隔离,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墙壁另一侧的人类和动物都石化了,“我”似乎是唯一的幸存者……《隐墙》是玛尔伦·豪斯霍费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自1963年首次出版以来,被视为20世纪德语文学经典之一,对许多作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本书中,作者以简洁的笔调和简单的情节,构建了一幅后人类时代的末日图景,并且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描写,探讨了人最纯粹的存在状态。


郑锦杭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24-3

《熠熠生辉

小说倒叙女主人公杨七月五十年以来的情感经历与人生命运,勾勒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与流变,重现已经逝去的岁月与世界。从城市、建筑、房子、家、家庭、婚姻、感情的多重视角,揭示当代中国女性对生死、时间、金钱、生命的更新与复兴、爱、罪、信的深刻领受与思考。“我想要写一个一个她的疼痛,坚忍,心底有过的甜蜜与哀愁,与命运的对峙,在黑暗中看到的光,以及她们散发的光。她们也都曾被黑暗笼罩,或者还在被笼罩。她们也都经历了生命的破碎,有的复兴了,有的还在复兴。她们也都有自己的光芒,也都熠熠生辉。”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2024-3


《登春台

登春台》为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暌违四年推出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以俯瞰的视角开篇,张望浩瀚宇宙中的无数微尘。微尘一刻不停地,微弱振动,连成无数故事。故事聚焦于19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的漫长时间里,北京春台路67号四个人物的命运流转。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分别从江南的笤溪村、北京的小羊坊村、甘肃云峰镇、天津城来到北京春台路67号。他们四人的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又彼此交叠。他们从无序、偶然中走来,在时间的湍流中始终往前行进。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微弱振动中的一角。故事渐渐拼凑成全貌,带我们离开地面,回望时代。时代里,藏着某种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的隐秘逻辑。在那里,日日万事丛生,其实本无一事。


[美]莱尔德·亨特 著,于是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惊奇,2024-3

《佐丽

年幼时,佐丽·安德伍德过着贫苦动荡的日子。父母死于白喉后,她搬到了姑姑家。后来,姑姑的去世再次让她成为孤儿,并将她卷入“大萧条”时期的浪潮。再后来,她流浪到西部,靠打零工为生,睡在谷仓里、星空下。接着,她成为一名“镭女郎”,在一家工厂干着把镭涂到表盘上的活计,这也给她的未来埋下了伏笔。等到在印第安纳州安顿下来,她终于在一座名叫希利斯伯格的小镇找到了自己一直求而不得的归属感,体味到家的温暖与爱人的陪伴。可就在她的新生活刚刚起步之际,她却发现,人生的考验还远未结束……佐丽的生活很平凡,满是辛苦的劳作与简单的快乐。从这种生活中,她渐渐领悟到,生活本身就是真正的奇迹。这是一部安静、精美、令人难忘的小说。
整理 硬核读书会校对 遇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