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向非常欣赏粟裕大将的军事才能,但在1969年,他却罕见地对粟裕大声质问道:

“外面都在传你是一只死老虎,你到底是不是?”



这番质问并不是空穴来风,粟裕心知肚明。

他用一个回应,打消了毛主席的担忧,也解决了主席当下最为在意的问题。

性情沉稳的毛主席为何会对粟裕突然发难?粟裕又是怎么回应毛主席的?



军中战神,名不虚传

1969年,中苏关系空前紧张。

珍宝岛冲突爆发之后,中苏两国彻底走向背道而驰的结局。

苏联在珍宝岛的问题上吃了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只怕会针对中国进行更加严重的报复。



中苏大战一触即发,苏联甚至不惜向美国透露,他们将会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敌人有招数,我国自然也有对策。

毛主席那极限一换一的战术,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美国也被毛主席拉下水来,如果战争真的开打,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主席的战术当然是精妙的,但一切战术都需要有人执行,军事行动更需要一个指挥能力极强的将领来部署。



思来想去,毛主席想到了粟裕。

从1958年开始,粟裕大将就被调离军事一线,去相关学院做军事理论研究工作了。

虽然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他骨子里属于军人的热血却从来没有降温。

在毛主席这位看过太多人才的领导人心中,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军中战神。



老将的锋芒是通过残酷的战场打磨出来的,当他们从剑鞘中拔出利剑,就是一剑霜寒十四州。

只是,粟裕的处境和情况有些特殊,毛主席即使想请他出山,也没有正大光明地邀请,而是用一句玩笑话隐藏自己的真心。



英雄暮年,壮心不已

毛主席在横行霸道的苏联面前不打算低头,他把北京的领导干部派到其他城市,又专程在铁路沿线安置军中领导。

一旦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这些老将能够马上作出反应,从军事上给予苏联全面的反击。

1969年的粟裕,已经不再处于中央军委的一线位置。



由于年龄增加,身体情况不算理想,在苏联人眼中,他已经成为了一只暮年的老虎,无法对他们构成任何威胁。

粟裕这位保持常胜纪录的战神,已经褪去了年轻时的锋芒毕露。

所以在社会的传言里,他变成了一只谁都可以打倒的“死老虎”。

这个传言让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们是粟裕的战友,也是粟裕成长经历的见证者。

在粟裕受到冲击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做出保护的姿态,为国家保留了一个强大的军事指挥人才。



可现在,这个人才却受到平白无故的轻视,这让他们的心中不是滋味。

毛主席在见到粟裕大将时,用开玩笑一般的口吻问他,外面都在传他是一只死老虎,他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粟裕的回应非常坚定,或者说,他从来没有放下过对于军事的执着。

老虎老了又怎样,濒临死亡又怎样,老虎的獠牙还在,一样可以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曹操在他的诗中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英雄到老仍旧是英雄,即便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他们也仍然能对战场上的冲锋号产生最本能的反应。



粟裕也是这样,他打仗,靠的不是强健的体魄和无往不胜的身体素质。他靠的是对现场敏锐的判断,对敌我双方精准的认知,对战略战术灵活的运用。

只要大脑还在,还能正常运转,指挥千军万马就不是问题。

粟裕的回应和态度,也让毛主席看到了他的决心。当灾难来临之时,这些老战友们还是像从前那样可靠。

既然粟裕主动表达自己的担当,毛主席也不跟他客气,让他全面负责国防工业的军事管制工作。



1970年,周总理还把他留在国务院,并且直接派遣他深入西北和华北考察。

一方面做好对苏联开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尽量弥补我军的短板,提升我军的胜算。

而粟裕也的确没有让他们失望,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我军军事建设的一系列致命缺陷。

火眼金睛,解决问题

接到周总理的委派之后,粟裕开始规划他的视察行程。

他计划从北京出发,向西进入甘肃河西走廊,经过山海关和嘉峪关,转到中蒙边境,把西北和华北的问题全部摸清。



他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视察行程尽量低调,不需要任何地方领导接待,也不用车队护送。

我国的西北边防工作主要针对苏联军队的特征展开,将三打三防的原则深入贯彻日常训练当中。

所谓三打,指的是打坦克、飞机、敌方伞兵。

苏联军队的机械化程度较高,重量级装备层出不穷。

坦克和飞机会从陆地与空中两个方向对我军进行火力压制,所以我军必须练习精准击打项目,才能推翻他们的压制。

至于三防,指的是防范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



苏联曾经堂而皇之的讲出过向中国发射核弹头的阴谋,尽管由于毛主席的战略和美国的干涉,苏联阴谋破产,但我军还是要加强防范,避免他们卷土重来。

粟裕大将对一系列训练科目和训练频率非常满意,可除此之外,他也发现了很多不满意,甚至是要命的地方。

西北边境多山地,像贺兰山和大青山一带,都是歼灭敌人的绝佳地带。



可边防军队却忽略了当地的军事建设,平原地带上几乎没有任何遮挡与隐蔽位置,这对我军的实战过程极为不利。

所以他明确提出指示,要求当地军事部门组织民兵训练,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建简易公路,开挖坑道和防御工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我军一向擅长打运动战,可是粟裕发现,边防战士们的日常负重已经超出正常水平,五六十斤的包袱根本不适合运动战的打法。

他提出,是否可以采用一些轻型合金材料制造兵器,尽量减少兵器重量,为边防战士减负,提高运动战效率。



西北军区的人造山,更是他发现的致命问题。人造山的构想由林彪提出,谁也不敢反对,但西北军区皮定均司令和战士们都对此表示不理解。

在调研时,一位战士对他说,人造山根本没用,敌人来了,一把火就能烧掉,烧完之后照样朝着我们穷追猛打。

回到北京后,粟裕特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重点讨论,并严肃地对人造山下定论:这种工程是形式主义,完全不切实际。

在他的系统性调研和科学视察帮助下,西北华北边防水平大大提升,国家防线相比从前,也变得更加牢固。



结语

毛主席用死老虎的传言来试探粟裕,用意是激励粟裕的信心,再把他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

战争年代无数次创造奇迹的粟裕,这一次也不负重托,再次扛起对付苏联的重任,出色的完成任务,诠释将帅本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