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北军作为一支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军事力量,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东北军的领导者张学良更是在中国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东北军在历史中却带着一抹悲惨的色彩。九一八事变后,大部分东北军被迫背井离乡,许多人再也未能踏上那片生养他们的 “黑土地”。



东北军在当时被贴上了诸多不光彩的标签,如 “不抵抗”“保护家乡不力” 等。但实际上,东北军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在张作霖时期,东北军就拥有五支航空兵部队,飞机达三百架之多。张学良对空军的发展极为重视,不仅从法国采购大量新式飞机,还曾借给蒋介石二十架飞机用于轰炸苏区。东北军在海军和兵工厂方面也十分先进,只可惜这些优势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军事力量,在东北沦陷后,反而让日军捡了大便宜。许多高级将领和优秀人才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有的沦为土匪或汉奸,有的投奔南京,也有弃暗投明加入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保家卫国。

在 1955 年的授衔仪式中,有 25 名将军出自东北军,其中五个人的名号最为响亮。

第一位是吕正操将军。他是东北军中唯一获得上将军衔的将领,也是活得时间最长的开国上将,更是 57 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将军。吕正操出生于 1905 年的辽宁省海宁县。在他出生之时,日俄正在为争夺东北地区展开大战,母亲为保其安全,将他藏在草堆里。由于当时的环境,吕正操从小没上过多少学,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去做长工或种地谋生。



在甲午战争时,吕正操就见识了日本人的凶狠嘴脸,目睹亲人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从此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暗暗发誓长大后当兵为中国人报仇。1922 年,吕正操在亲戚介绍下到张学良的卫队旅当兵,后被调到旅部副官处当上士文书。他与张学良接触渐多,深得张学良看重。西安事变后,吕正操与张学良走上不同道路,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吕正操则秘密加入共产党。

第二位是万毅。他与张学良关系极好,在 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万毅原名万允和,1907 年出生于辽宁金县。他曾是张学良麾下猛将和得意门生,也是张学良手底下最年轻的团长。万毅个性鲜明,张学良对他极为器重,其地位一度超过吕正操。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毅加入共产党,因为他认为共产党才是能救中国的力量,而蒋介石一味不抵抗,任由日军欺负中国。他在战争年代立下众多战功,令人敬佩。



第三位是解方,开国第一少将。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首任参谋长,是彭德怀元帅的左膀右臂。解方 1908 年出生于辽宁省,十四岁就与张学良的弟弟上同一学校,因其学习成绩优异,总是学校第一名,被张学良熟知。虽与张学良有交集,但解方最终选择加入共产党。

第四、五位是张学思和江潮。张学思是张作霖的儿子,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家庭教育影响,他走上了与父兄不同的道路。江潮出生于河北,小时候母亲病逝,继母待他不好,缺乏母爱的他虽上学成绩优异却不得不辍学。1934 年,张学良给他提供上学机会,他成为东北 57 军一员,后在谷木同志的发展下成为共产党员。江潮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建设立下赫赫战功。



这五位将军在历史的转折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的经历和贡献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璀璨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