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9年,陈明仁将军因身体不适,无法继续担任要职,便向毛主席递交了"辞职报告”,此时正在中南海工作的毛主席看完电报后,震怒道:“给我传话,要想辞职可以,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陈明仁作为起义将领,来到解放军中依旧受到重用。得知他想辞职,毛主席为何会提出条件呢?



陈明仁与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老乡,跟毛家安安稳稳不一样,陈家从始至终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被村里的地主当壮劳力使用,随时随地的进行欺负和压榨,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



父亲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一天打好几份工,咬着牙送他去读书,这是当时陈家想要翻身的唯一途径。他希望儿子能够成才,陈明仁获得学习机会后开始认真学习,时刻不忘父亲的教诲。



在学校里他接触到革命,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意识到要想让家人和全国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加入革命队伍中,参军报效祖国。他认定前进方向后,告别爱妻和父母,毅然决然地踏上南上广州的道路。



在这里,他凭出色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出色的军事院校陆军讲武堂。此时,学校内部有很多志同道合之辈,他们都是共产党。左权和陈赓见到陈明仁,试图拉拢他,带他走上正途。



可此时的陈明仁有些迷茫,并没有投身我党。后来随着军校进行改革,他自然而然的过渡到黄埔军校,成为大名鼎鼎的一期生。可当时军校内部有阶级划分和圈子分属,陈明仁因为弃笔从戎的原因,不被其他人看重接纳。



此后他成了一期生中的小透明,更无法与老同学陈赓相提并论。此时他依旧心向国民党,为此在“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他选择坚定心底的信念,留在国民党内部,摇身一变成了老蒋嫡系。



毕业后他加入北伐战争中,在战场上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才慢慢展现出来。因为不出彩,他此时还只是一个排长。部队在进攻东莞时,他因连番征战身染重病,但在关键时刻依旧带人冲锋。



以少胜多,消灭敌军一个营的敌人,陈明仁因表现出色被上级发掘出来,职位得到晋升,成为一名国军连长,此后他开始养病,病好后继续领兵打仗,凭借着敢打敢拼的精神多次立功。



惠州战役之中,敌人非常难缠,据守城池给我军造成很大损失,久久拿不下城墙,陈明仁直接带队另辟蹊径,组织起一支敢死队,他不怕危险带头冲锋在前,敌人瞬间乱了阵脚,其他部队顺着这条路开始攻打城墙。



陈明仁率部浴血奋战,杀得敌人胆寒,最终带着剩余敢死队的战士第一个冲上墙头。惠州被破开一个缺口之后,顿时兵败如山倒,被北伐军占领。这一战他凭借傲人的战功再次得到晋升。



北伐军部队中,我党同志一直在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此时陈明仁没看清老蒋的嘴脸,思想上稍有动摇就稳定下来,最终没有投身我党。



当时他觉得我党是一个好政党,但他是老蒋一手提拔起来的,提拔之恩大如天,他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最终为了报恩,选择留在国民党,这个消息传到老蒋耳中,眼看对方如此识时务,直接一高兴提他当团长。



可在之后的接触中,陈明仁慢慢蜕变成一名反蒋人士,因为什么?因为他性格直爽,为人正直,要是放在我军队伍中,绝对非常吃香,可放在国军的队伍里你就会发现,他的晋升之路越走越长。



因为不会溜须拍马,甚至还会惹怒老蒋,在国军内部他看不惯那些腐朽和黑暗,遇到不平事就敢跟任何人当面顶撞,就连老蒋他也敢怼,他也是按照职位顶撞,营长的时候比较消停。



可当上团长之后就开始路见不平一声吼,直属部队内部师长亦或者是更高一级的旅长,没有他不敢得罪的,再次升职,他将目标换成手握一方大权的军长,该怼就怼,从不会顾及对方的身份,为此他没少被穿小鞋。



很多人联合找老蒋告状,让他头疼不已,看出来这是个刺头,也不听他的话,就将他调离前线战场,关进小黑屋,此时他已经算是被老蒋抛弃的人。



老蒋的性格,用人朝前,不用人就闲置起来,抗日战场需要陈明仁大显神威的时候,他被放出来,因为不受待见,得到一支杂牌部队,对此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接过重任,训练整合部队。



带队来到滇西地区,跟日军交手,打通这条对外的公路,立下大功,抗战胜利之后,他也向老蒋抗议,阻止战斗,但对方无动于衷,此时因为陈明仁太过出色,遭到老蒋嫡系陈诚的嫉妒,为此开始在背后耍手段。



二、当面顶撞老蒋

在国军内部贪污腐败之风十分盛行,油水最多的部队莫过于后勤部门,军装、被装等方面,都可以耍手段,借此进行贪污,以次充好、回收的旧军装继续发下去,没有关系,后台不硬的人都会略过。



可陈明仁不一样,遭遇不公之后就会找上门去,他见到军装是旧的,其他人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他坚持找上门去,可后勤部门的靠山是陈诚,根本不怕陈明仁,为此他多次上报,全都被压了下来。



多次无果他也认命了,旧军装穿了每两个月就破破烂烂,当时恰巧老蒋来这里游玩外加巡视,正好被他看个正着,陈明仁也不怂,说领导就这样旧军装,老蒋听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他知道事情,不愿拆穿。



正要教训,远处走来一队邻国盟军,老蒋见部队破破烂烂,好面子的老蒋丢了颜面,气得他开始暗箱操作,看立功多升职,实际上却是职位升级了,权力和待遇反而下降了一个档次,此后他被排挤到权力边缘。



三、三个条件

即便他带队在四平战场上力挫我军元帅,依旧无法挽回他在老蒋心底的坏形象,此时此刻,他才真的对老蒋心灰意冷,有了起义的打算,他正好赶上颂公有此想法的时候。



两人暗中商议,为起义这件事做准备,在此期间他还找到十分要好的文强隐晦地提醒他,老蒋倒行逆施,不是良主,希望他能换个人,可对方贪恋权力,也对早年期间被冤枉一事耿耿于怀,为此没有采纳。

眼见老蒋倒行逆施,没有办法,他只好率部起义,为全国解放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没过多久,我党我军就遭遇大型战争抗美援朝,按照我党的法规条令,他作为起义将领,是因为组织对其有别的安排,并不是有意排挤他,陈明仁不善于交流,毛主席派去一位出色能干的政委。



王振乾将军,他一到部队就开始跟陈将军接触,帮他管理好部队,此后陈明仁将军铆足精力为党和国家做贡献,1969年陈将军因为连年征战,身体上出了问题,想要辞职离开军队。



毛主席看到他信中所写,辞职后,行政待遇不要了,立马生气,并且否决他信中所写,最终毛主席让他答应三件事,就是退休后依旧享受当前的行政待遇,这是对功臣的养老保障。



同时中央上有什么文件要及时送往陈明仁处,让他审批检阅,提出自己的意见,有错改正,没有延续之前的文件,最后一个就是让他就住在北京的房子里,不要因为辞职就让出房子,这是他应该的。



结语

陈明仁上将接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后,看着白纸黑字写的内容,既激动又惭愧,自己半路起义却被授予上将军衔,内心十分愧疚,自己还没为党和国家服务多少年就退休了,可毛主席的回信让他心里暖暖的,自己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从陈赓的劝诫,加入我党,白白蹉跎这么多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